全面禁採,江蘇宿遷駱馬湖重現水清魚肥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江蘇整改進行時

“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在駱馬湖水域從事非法採砂活動。”駱馬湖全面禁採的禁令一出,採砂成為駱馬湖觸碰不得的高壓線。宿遷市自2015年5月全面啟動禁採後,去年又開展了對禁採遺留問題的化解工作。目前,宿遷籍377艘採砂泵船被全部拆解完畢。

生態遭破壞

駱馬湖是江蘇境內第四大淡水湖,湖水面積276平方公里,跨宿遷、徐州兩市,是南水北調東線的重要調節湖泊。駱馬湖對於宿遷市來說,不僅是重要水源地,而且也是“生態宿遷”的一張名片。曾幾何時,駱馬湖非法採砂猖獗,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保護好駱馬湖,是每一位宿遷人的神聖使命和重要職責。

駱馬湖優質的湖砂成為一些不法之徒的“搖錢樹”,非法採砂年均採砂量超過1億噸,採砂深度一般在30米左右,最深達到60米。大量非法採砂造成湖床下陷、湖底荒漠化等問題,給防洪、航運、生態、旅遊、周邊地區飲水安全以及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等各方面都造成了嚴重影響。

在駱馬湖採砂、運砂的船隻一度超過4000艘,涉及人員近萬人。非法採砂船的作業破壞湖床結構,威脅航道安全,併產生各類汙染,導致水生生物的棲息生活環境喪失,危害溼地生態平衡。

資料顯示,駱馬湖湖區成片採砂面積曾達到118平方公里,佔湖面41%,過量的採砂已經讓駱馬湖處於生態災難的邊緣,整個駱馬湖的生物鏈出現斷裂,湖水含氟量上升水質惡化,直接影響到駱馬湖南水北調的供水安全。

整治不手軟

為了徹底解決駱馬湖宿遷水域禁採遺留問題,還駱馬湖碧水藍天,宿遷市成立“駱馬湖宿遷水域黃砂禁採相關問題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一辦六組”。相關部門通過強化組織領導、輿論引導、案件偵辦、湖面執法、民生保障等一系列組合拳,大批違法犯罪分子落網,駱馬湖宿遷水域實現零盜採、涉砂人員零上訪,執法巡查和民生保障成效顯著,駱馬湖涉砂泵船拆解工作快速推進。

駱馬湖全面禁砂開展以來,宿遷警方和水政等部門對駱馬湖非法採砂給予打擊。宿遷市聯合執法隊對採砂船實施網格化、拉網式驅離清理。

為了摸清採砂船底數,宿遷市湖管辦在各縣區前期登記基礎上開展采砂船信息核實,將集中停靠區的採砂船全部編號、詳細登記,核查船主、股東信息並實地拍照存檔。執法隊員還組織在張宅水域集中停靠的所有宿遷籍船主,到現場認領自己船隻,做到“人到、船到、照片到”,同時積極做好有關政策解釋工作 。

為防止死灰復燃,宿遷湖管辦對湖區實行24小時不間斷、全方位巡查。宿遷市禁運執法隊24小時看守,加強涉砂船隻、車輛管理,禁止湖區非法開採的黃砂外運,限制運砂船舶進入湖區。

堵疏相結合

宿遷在禁採工作中,堅持“雙打雙查”,即“公安打、查違法犯罪案件”,“紀委打、查違法違紀案件”,堅決將問題打出水面,推動問題徹底解決。公安部門抽調130餘名警力從快、從嚴查處非法採砂、涉黑、擾亂公共秩序和非法經營等案件。

紀檢、監察、檢察部門組建工作專班,對濫用職權、貪汙受賄以及充當保護傘等的公職人員進行查處,全力支持禁採工作。據統計,宿遷共打掉涉及駱馬湖非法採砂的各類犯罪團伙46個,採取刑事強制措施345人。紀檢監察、檢察機關依法查辦駱馬湖非法採砂案件,共查處違紀違法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13人,其中科級幹部6人。已有10名公職人員被追究刑事責任,3名黨員幹部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在打擊非法採砂的同時,宿遷市相關部門還深入轄區企業開展適應採砂從業人員就業的崗位需求調查,指導並幫助涉砂群體轉產就業。至2018年春節前,80%以上的泵船主實現轉產或再就業。

宿遷市委市政府自2017年4月起,以落實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全面推行河長制、開展“263”專項行動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精心組織,精準施策,重拳出擊,整體推進,從源頭上根治了持續近20年的非法採砂。

從打擊非法採砂到全面禁採,從集中停靠到拆解採砂泵船,如今的駱馬湖正逐漸重現往日碧波盪漾、水清魚肥、候鳥迴歸的喜人景象。

通訊員 韓東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