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副行長:35歲+,我從銀行裸辭了!

銀行副行長:35歲+,我從銀行裸辭了!

繼2016年銀行業年終獎大幅縮水後,在年初又傳出2017年終獎又大幅縮水,甚至出現“倒扣”現象的消息。前陣子,有銀行的童鞋在微博曬了自己的年終獎,吐槽只有48.5元。一位農商行員工自嘲稱:“年終獎還沒壓歲錢多,一首‘涼涼’送給自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離開原先光鮮亮麗的工作,選擇一個新的人生方向。

本文的作者,30多歲,銀行副行長,選擇從銀行裸辭。先後經歷了腫瘤、癌症“考驗”的她,究竟是如何看待工作對自己人生的意義。

雖然點小融覺得這篇文章有些太過理想主義,畢竟大部分人都有各自的責任或房貸要去揹負,但我們可以在任何年齡做能實現自我價值和讓自己變得有趣和有意義的事情,不管是重新換個喜歡的行業也好,還是學習一項新的技能也好。30+,一切還皆有可能。

銀行副行長:35歲+,我從銀行裸辭了!

從明天開始,關掉鬧鐘,手機調成靜音模式。

我從銀行裸辭了。我還是選擇了把世界,讓給了我所鄙視的人。

朋友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紛紛解除不看我朋友圈的屏蔽。

以前打擾了,以後不會了。

原來我是多麼地厭倦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刷著小廣告。

從此,朋友圈只更風花雪月。

如果你進過手術室,你會對生死有不同的想法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工作狂。

我是個比較愛折騰的人。大學的時候就各種兼職:禮儀小姐、發傳單、做問卷調查。

我以前是不請年休假的。那個時候年輕氣盛,一腔熱血:請什麼年休假,我愛工作!我每天都要上班!

行長聽了該要感動了吧。我並沒有把這話告訴行長,只是默默地用業績向行長表白。一直表白到2014年,我手術了一個小腫瘤,推進手術室的時候,我為半麻醉的清醒而後悔,寒冷和恐懼同時上身,我沒出息地發抖著說我很冷,多要了一床被子壓驚。

躺在手術室的我,心裡並沒有文學作品裡面描述的那麼多戲:沒有悔恨地流下眼淚,並沒有好好的回想過去,也沒有規劃出了手術室之後的人生,沒有原諒討厭我和我討厭的人。

醫生在使用剪子和縫合針的時候讓我的身體因為恐懼而戰慄,而接近腫瘤是惡性還是良性的真相的恐懼,才充斥我的整個大腦,讓我脊背發寒,一層細細密密的恐懼爬上心尖。

銀行副行長:35歲+,我從銀行裸辭了!

就像成績單一樣,手術報告的腫瘤被打上良字,我就算打怪升級,通關成功了。但傷口癒合的過程也是撕心裂肺,導尿管被拔掉後,我必須得雙膝跪地排尿才能使100%的疼痛降為99%。

平時簡簡單單、平平常常、輕輕鬆鬆的上廁所,變成了滿清十大酷刑,我在籠罩著垂死味道的腫瘤病房裡殺豬般慘叫。

好了傷疤之後,慢慢有所懈怠,飲食無度,磨蹭到深夜晚睡早起,情緒依然不由得自己控制。

我想我大難不死,那麼餘生都是賺的。從今以後,有什麼想不開的,隱隱作痛的乳腺會告訴我,命更重要。謀生,謀生,如果連最基本的生都沒有,那謀的意義又在哪裡?

這些年,我聽聞太多不幸,有業內精英心梗猝死,有親戚癌症晚期不到三個月痛苦離世,有同事的朋友突遭不測身故。

所以,工作上的挫折真的是世間最小的磨難了,甚至小到不值得一提。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呢?真的是愛情、婚姻、事業嗎?

不!人都會死,怎麼活著最重要。沒有健康,神馬都是浮雲!真正的贏家,就是活得健康長壽的。

我上班就是為了錢,跟我談什麼狗屁理想啊。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如果去過南極,你不會以為失去工作就失去全世界

朱行長曾經和我說:我們家都在廈門,能去哪裡呢?不像鐵行長家在北京,遲早是要回北京去的。是嗎?是這樣嗎?

我在南極行認識的驢友,寧先生一家,去南極前全家住在上海,南極回來後全家搬到了廈門,前不久舉家搬到青島,就像被微風吹著走的蒲公英,哪裡舒服往哪兒去。

菲兒去南極前,她沒有那麼長的假期可以請,但她說,如果不讓她請假,她就辭職。

我認識的香老太太,退休了,從此就和姐妹們走上了周遊世界的不歸路,天天曬著歡樂的九宮格。

我認識的蝴蝶,前不久一人,一娃,一狗,新疆自駕一個月,歸來的時候,肌膚上多了陽光烘培過的味道,有種新出爐的喜悅。

在這群人中,我看到了更多不同的活法。年齡根本無法對他們形成任何約束和恐懼,一生都可以拿來追夢,以及體驗各種未知。平凡的人生千篇一律,而不凡的人生萬里挑一。

銀行副行長:35歲+,我從銀行裸辭了!

廈門真的太小,島就像一個圈,把我們圈住了,有時候我們拒絕這個圈子外面的任何機會,拒絕了更多的可能,形成自己的小圈子,也很難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銀行副行長:35歲+,我從銀行裸辭了!

銀行副行長:35歲+,我從銀行裸辭了!

這世上,總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總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有一些寫字樓裡遇不到的人,但他們一直存在於現實裡。

或許只有見過真正的風景,才知道眼前的空間是多麼有限和狹小。而只有你遇見夢想中的風景,你才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後會無期》裡說,“你連世界都沒觀過,哪兒來的世界觀”,深以為然。

在工作中,不要邊抱怨邊將就

假如我選擇留在一家公司,那麼我將讓自己24小時蓄滿正能量,不去抱怨也不去聽別人抱怨;

假如我開始抱怨了,既然已經委屈和將就,那我會選擇頭也不回地離開。

能力強的人根本沒有時間抱怨也沒有時間聽別人抱怨,一旦他們覺得情況不對,他們一般堅決選擇跳槽另謀出路;如果有抱怨,卻沒有勇氣離開,只能說明你的能力也只配待在你言語極力唾棄的公司了,怨不得別人。

我朋友所在的單位就是如此。所有人抱怨位低權輕責任重,錢少事多離家遠。拿著這個公司的薪水安身立命,卻對這個公司鄙視得一塌糊塗。嚷嚷叫著要辭職卻毫無行動,大概是刷點存在感求領導關注。人人都在抱怨,人人看不到希望,人人都在堅守。

一銀行員工實在是累了,去少林寺問大師:“我是銀行職員,每天壓力很大,吃不好睡不好,還不能顧家,還要面對各種指標壓力,別人都有時間休假,而我卻不行。”禪師右手捂左胸,不語。

追問大師:“您是說不要抱怨,要問心無愧,要對得起心中夢想,對嗎?”

禪師搖了搖頭說:“你離我遠點,我出家以前也是銀行的!今天聽你又說這些,我心裡堵得慌。”

銀行副行長:35歲+,我從銀行裸辭了!

35歲+,及時止損,為時不晚

有人問我,他都快40了,想換個行業,換個城市,會不會太晚。我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我裸辭的念頭出現在腦海裡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明亮了起來。

我並沒有想好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我只知道我並不想繼續維持現狀了。“我不知道風往哪一個方向吹”,也不知道下一步往哪裡走,所以就躺下來休息了。

一個不好的工作體驗,給不了你任何滋養,甚至你覺得自己像上岸的魚,直到回到了大海,你才感覺劫後重生。

朋友推薦看的經典日劇《悠長假期》,裡面有一句金句“人生不如意的時候,是上帝給的長假,這個時候就應該好好享受假期。當突然有一天假期結束,時來運轉,人生才真正開始了。”

人生的任何階段,遇到任何事,如果意識到方向錯了,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堅持,而是設定一個止損點,當虧損達到這個止損點的時候果斷拋出自己的股票。

正如毛姆的經典之作《月亮與六便士》,就是以影響世界的著名畫家高更的生平為藍本。高更原來是股票經紀人,他在35歲這年辭去待遇豐厚的銀行工作,38歲無情地拋妻棄子,在遠離塵世的原始荒島上過著離群索居的野人生活並潛心作畫。

世俗的名利財富像六便士一樣滿大街都是,只要你循規蹈矩老實肯幹,基本唾手可得。而月亮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理想,很多人嚮往它,但多數人害怕它,退而選擇平庸的生活。沒有35歲的“荒唐”,就沒有後來與梵高齊名的高更。人活一輩子,要麼庸俗,要麼孤獨,想折騰就趁現在,覺得為時已晚,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銀行副行長:35歲+,我從銀行裸辭了!

願你時刻保持退休力

成熟的標誌是不需要通過工作尋求安全感。

你工作之餘,還妥妥地掌握各種技能,當你在學習新東西的時候,都是一種加分。時刻保持退休力,你真的不會因為裸辭而慌張。

我有一個80後的朋友,她唯一的愛好就是旅行,微博上攢了二十萬的圍觀她旅行的粉絲,去年她把設計院的穩定工作辭了,專心旅行,現在她不但有更多時間去環遊世界,二十萬粉絲帶給她的收入比朝九晚五的薪資來得多,她說,人活一世,如果做不到財富自由,那麼,時間自由也是可以的。

多數人循規蹈矩地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的血液裡有一種強烈的渴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她沒有按照原來行駛的軌跡成為一個知名設計師,卻成了網紅旅行博主。原來打算看她笑話冷嘲熱諷她不務正業的同事,也被集體打臉了。裸辭,非但不能證明自己不靠譜,反而說明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能在社會上立足。

銀行副行長:35歲+,我從銀行裸辭了!

願你,每走的任何一步,都是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否則,怕是你看開了,卻什麼都輸給時間了。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自由得有點過分的人吧。

從今天開始,讚美只是由衷地讚美,不再逼著自己喜歡。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難相處的人,盡情給討厭的人甩臉子,好好認真的喜歡一個人,痛快一點還能多活個幾年。

從今天開始,去更多的地方,交最真的朋友,喝最烈的酒。

接近一個人只是單純對他有好感,而不是要賣他基金保險貴金屬信託。

銀行副行長:35歲+,我從銀行裸辭了!

每天自然醒。如果起得早就去晨跑;如果起得晚,就晚上跑步。午休起來有可能已經夜幕降臨。想看書就看書,想聽音樂就聽音樂。在我覺得餓的時候吃飯。之前因為年少讀來晦澀的書,現在可以一一重溫。

如果我將來開書店,肯定不賣成功學的書。

如果有機會重返校園,我肯定要選修我最喜愛的古典文學。

30+,我只想做真實的自己,你喜歡也好,討厭也罷,都顛覆不了我。雖然經常因為太真實而受傷,但我不會放棄做自己。

30+,一切還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