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的書名與高壽

近來發現有許多的條友,日常臨習明人文徵明小楷作品,我認為硬筆臨文徵明的《歸去來辭》《草堂十志》《琴賦》都非常好,對硬書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臨時應對作者及創作環境有個大致的瞭解,這樣對學書也大有裨益的。那我們共同來學習一下吧! 文徵明初名壁,徵明為其字,後改名,更字微仲。他八歲時,話還說不大清楚,有人預料他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但他極為用功,郡學的諸生常常以喝酒喧鬧,賭博下棋打發時光,惟獨他每天臨寫《千文》十本,日書萬字的書寫訓練為他今後書法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他出生於蘇州官宦世家,因為父親文林的關係,他得以在年青時學文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這些人都是當時文化名流,風雅之士。當時祝允明精書法,唐寅擅丹青,徐禎卿的詩有建安之風,這三人均高自標許,不甘居於曹偶之下,但對威儀舉舉的文徵明都心存敬畏,不敢狎進。他們四人異軌齊尚,深相契合,經常在一起涵泳琢磨,被人們稱為“江南四大才子”,而文徵明聲名最隆,是當時吳門書派與吳門畫派的實際領袖。


文徵明的书名与高寿
文徵明的书名与高寿​​ 文徵明曾十次參加鄉試,屢試不中,正德末年,刑部尚書林俊給蘇州巡撫李充嗣的信中特別推薦了文徵明,其信中言“其溫粹之養,介特之行,深博之學,精妙之筆法,皆眼中所少”。他認為文徵明以一介書生而名動天下,被蘇州人視為星鳳,必有不尋常的器業。在他的極力推崇下,五十四歲的文徵明由貢生升為翰林待詔。在入仕的幾年中,文徵明活的並不開心。 在同時期的書畫家當中,尤其是四大才子中,文徵明生活的最為殷實安逸,且最長壽,正是這種優越的生活環境,成就了他的高壽,而高壽又讓他的藝術境界更臻化境,人書俱老。八十七歲時,他曾自述:“背未鮐,發未黃,燈下猶能為蠅頭書,作畫猶能為徑丈勢,殊不自覺其為老也。”頗有不知老之將至的意思,他還稱自己倔強如昔,決不以老自衰。他的去世更具戲劇性,九十歲的文徵明,正在為侍御嚴傑的母親用精楷書寫墓誌,突然伸了個懶腰,隨即擱筆而逝,宋米芾去世也很傳奇,是不是這種天縱奇才,與常人有異?

文徵明的书名与高寿​文徵明做人非常有原則,生平不近女色,不幹謁公府,不通宰執書,不為藩國,中貴人與外國人作書畫。又是一個對待藝術十分嚴肅的人,哪怕是閒窗日課,他也寫的端謹異常,決不苟且。有時給人寫信,稍不如意,必再三書寫,有人勸他何不應酬一下,他卻說,我以此自娛,並不是為人書寫。他的作品總是中規中矩,很少有隨性的成分,而且愈老愈精妙。可見,年齡不僅是功力和修養的象徵,它還預示著值得信賴的作品質量。
文徵明的书名与高寿​一般認為,沒有年壽的保證,一個書法家藝術很難臻於成熟,正如有人評只活了四十歲的王寵的書法時,往往說未見其止的說法 ,如能享高壽,想必在藝術上更加精詣,而文徵明活了王寵兩輩子還要長,從而獲得了格外驕人的發展機遇,也贏得了人書俱老的評價。四才子中祝,唐,徐都因死的早,不能像文那樣兼詩,書,畫之長,讓人頓生感慨,從事文藝的人“
不可以無年”。 誠然,高壽者往往更有利獲得書法史上的聲名,除了功力的積累與修養的平和之外,作品多,生徒眾,也會促其影響力的傳播,正如他的兒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均是著名書畫家,學生有陳道復,王寵,陸師道,王穀祥,陸治,居節,朱朗,錢穀,彭年,周天球等人,也都是一時後進,他們共同組成了以文徵明為核心的書法流派。 ✍瞭解更多書法知識,敬請關注肆工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