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新華社深圳6月14日電題: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13日至14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公開開庭審理顧雛軍案。歷時2天的庭審,交鋒激烈而又井然有序。這起社會高度關注的涉產權舊案再審,釋放出依法保護產權的強烈信號,也是我國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一次生動實踐。

作為一起10多年前的複雜案件,顧雛軍案的再審無疑面臨許多挑戰。孰是孰非、真相幾何,需要法官兼聽則明、居中裁判,認真聽取各方意見,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作出公平公正的判決。

沒有程序的正義,就沒有實體的正義。在歷時2天的庭審中,檢辯雙方在法庭的組織下對原判存在爭議的證據以及新證據進行質證,對本案的事實、證據和法律適用等問題充分發表了意見。多名證人和有專門知識的人到庭作證、提出意見,不僅有利於法庭查明事實,也是我國司法機關推進庭審實質化的一個標誌。

值得一提的是,法院對這起復雜案件的再審沒有迴避和遮遮掩掩。開庭前數日,最高法就公佈了再審開庭時間。13日至14日庭審期間,最高法通過官方微博等渠道進行了全程圖文直播,將庭審信息、案件細節詳盡呈現在人民群眾面前。公開透明的庭審,將讓公平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信仰法治,期待真相。從張文中案改判到顧雛軍案再審,產權保護的日益健全、訴訟制度的穩步完善,必將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激勵企業家放開手腳創新創業,讓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