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之前發過一個關於酯化VC(抗壞血酸棕櫚酸酯)光毒性闢謠的視頻。由於時間倉促,我們分工翻譯的疏忽,導致數據計算有誤。因為擔心這部分內容會給大家造成誤導,也為了確保客觀和對大家負責,故而刪除視頻。之後我們連夜重新翻譯並整理了原文獻的所有細節,提取一些重要的結論。

然而,再重新整理完資料後,我們這次得出的觀點依舊沒有太大改變,這個文獻依舊是不具有參考意義的。

前情回顧

上一期基礎班之後,有一部分小夥伴詢問過酯化VC光毒性的問題,而我們要測評的樂敦CC也涉及到這個成分,因此這裡我們需要做一個觀點上的確認。酯化VC是否真的有光毒性?

如果去搜索酯化VC光毒性的關鍵詞的話,應該會搜到很多相關的內容。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順著內容出處,我們瞭解到所有內容應該是源自於一個科普大號(為防引戰,不註明)。同時我們在該推文上找到了支持其論點的原文獻出處。

(發表在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上,Volume 119, Issue 5, Pages 1103–1108)

原文文獻是純英文,大家可以自行檢索下載原文獻,因為太長所以不好Po,我和大家說一下文獻主要內容。

(高能預警:以下內容會涉及到更深的細節,理解難度大,小白在此止步。)

文獻內容概要

這個論文研究了AA6P(抗壞血酸棕櫚酸酯)對活體細胞的多方面的影響。涉及到LPO、ROS、EGF受體、erk2、p38和JNK激酶、細胞活性等維度。其中,用來取證AA6P光毒性的有LPO和JNK激酶、細胞活性三個維度,但除了這三個維度之外,其餘維度卻一致表現出AA6P抵抗自由基以及對細胞某方面的保護作用。

取證AA6P光毒性的三個實驗

LPO量化實驗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作者由於擔心探針被光學漂白,借用了兩種不同的探針(具有熒光反應的脂質),分別設置了兩種LPO的量化實驗。但兩種實驗中,作者都是將探針插到活體細胞膜上,進行紫外處理,實驗組經過不同濃度的酯化VC預處理,對照組用抗壞血酸處理,或者不處理。最後通過不同濃度AA6P處理後,探針的熒光改變程度來反映AA6P促進脂質過氧化程度。

②JNK激酶表達

細胞受到刺激的時候,JNK激酶會在細胞核中產生聚集現象。該實驗通過對JNK激酶催化活性的確定來判斷細胞中JNK激酶的表達情況,藉此衡量細胞受到的刺激的程度。作者試圖通過對不同濃度AA6P影響JNK激酶的表達程度來判斷AA6P對細胞產生的光毒性。

③細胞活性實驗

利用鈣黃綠素作為細胞活性指示,細胞存活比例會影響指示劑的熒光強度。通過AA6P和紫外處理後進行熒光鑑定,確定細胞的死亡率變化,來判斷AA6P對細胞產生的光毒性作用。

對原文獻的質疑

(1)LPO探針材料的疑問

LPO量化中使用的兩種探針,都屬於極易被氧化對紫外線異常敏感的脂質,比AA6P還要不穩定。但實際上,我們皮膚會出現的過氧化的大多數是一些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磷脂,而這些又比AA6P要穩定。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試想一下,如果用這類探針判斷某物質對脂質的保護,我個人認為這是可行。

因為,如果某種物質,對這種不穩定的東西都有保護作用的話,那肯定也是可以保護我們的脂質的。但是,用這種不穩定的東西,去判斷兩個相對穩定物質的相互影響,我覺得,這是完全不符合科研邏輯的。

相關邏輯:

a>b, b>c的情況下可以判斷a>c,

而b>a, b>c的情況下,是無法判斷a>c的。

除此之外,從這個探針的選取上,讓我產生一種對作者當時思維的推測。即作者起初其實是想論證AA6P對的細胞膜脂質保護效果,所以才選擇了這樣的探針。而之後在實驗中偶然出現的結果卻讓作者改變了推論導向,換句話說,這個文獻論述可能是作者臨時起意的。如果是這樣,那麼作者是不是應該考慮更多的細節?比如溶劑。

(2)AA6P的溶解問題

AA6P是一種固體粉末,不溶於水,油脂中溶解度也並不是很高。具體溶解性能如圖(來自DSM)

要知道,流式細胞術採用的基質是水溶性培養液,固體的AA6P必須藉助流動相才能和細胞充分接觸。所以,究竟是採用什麼方式溶解的AA6P?文獻作者隻字未提。而我翻遍了全文,也並未找到確切的關於AA6P的溶解說明。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文獻中,作者用到了300μM甚至更高濃度的AA6P,換算分子量濃度在0.012%,那麼按照DSM的資料,在植物油中的溶解度是30mg/100ml,即純植物油體系中AA6P可以溶解0.03%。那麼溶解0.012%的AA6P最少需要油相佔到40%的比例,這個細胞實驗中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那有沒有可能是酒精呢?0.012%需要的酒精溶劑0.12%以上就可以了。這顯然是比較容易做到的。然而,這又引申出了另外的問題。

(3)實驗對照

假設溶劑是採用的酒精,那麼0.12%的酒精看上去是很低的濃度,皮膚外用這個濃度基本感受不出。但是,請別忘了,這是一個細胞實驗,我們身體的細胞對體液和血液中的酒精是比較敏感的。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如果再加上UVB的作用,會不會發生乙醛(強毒性刺激物)的轉化,這點很難說(已知部分粘膜細胞有能力轉化乙醇為乙醛)。然而我們實驗採用的表皮細胞中並沒有相關的乙醛代謝酶,而0.1%的乙醛對細胞是有著相當強的殺傷威脅的。

當然,這個是一種猜想,但即便溶劑不是乙醇,採用的是其他溶劑。作者是否應該說明並單獨採用溶劑做一組相應的空白用於排除溶劑造成的影響呢?

為什麼我會說他沒有考慮溶劑的對照,因為接下來的實驗數據作者很難解釋。

(4)原實驗中的數據波動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如圖,這是原文獻作者做的細胞活性實驗,如果說AA6P在紫外線對細胞的損害是一種光催化的關係,那麼從零點(空白組)開始,應該是會出現死亡率依次遞增的情況(即便是不出現遞增也不會出現驟減的情況)。然而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在3-30μM濃度的AA6P處理的實驗組,竟然比空白組的死亡率要低,而這個偶然與實驗預期不符的現象,作者竟完全沒有理會和解釋。

在前面LPO量化實驗中,作者自己還發現,一定濃度之後,熒光強度和添加量沒有了關係,只和UVB強度有關了。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這點可以判斷,光毒性物質和UVB作用的轉化可能有一種劑量上的關係,現有的UVB強度來不及轉化高濃度的光毒性物質。

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低濃度下(3-30μM),現有的UVB強度是完全可以轉化的。

這樣一來,如果僅用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這種理論來講,也說不過去。那我們是不是應該仔細思考一下這個事情?我們可以懷疑:出現這種結果很有可能不是單一AA6P的影響。

所以,這裡可以提出另一種猜想——這個結果受雙因子影響。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這個基於猜想並繪製的分析模型。

藍色線:AA6P溶劑在紫外線作用下對細胞的毒性作用。(隨著毒物濃度增加致死率增幅加大)

紅色線:單純的AA6P對細胞存活率的提升作用。(隨著濃度的提升,對細胞存活的提升作用越來越不明顯)

柱形圖:雙因子疊加影響下細胞的綜合死亡率

從圖中,我們也比較能體會到,隨著添加的AA6P量的增加,攜帶著的溶劑的濃度也逐步提高,在雙因子的作用下,出現存活率的跳動異常也就更符合邏輯。對比之下,原作者的簡單結論並不是很站得住腳。

(5)不能明確的結論信息

文獻中,每次結論的位置作者總會用上一些是是而非的詞彙而不能落實定論。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譯文:總的來說,在濃度範圍超過100-300μM濃度時,AA6P的氧化特性所造成的潛在損害可能超過其抗氧化潛力所帶來的好處。

注意:probable(可能),即使是超過這個濃度,造成損害也只是一種可能,作者並未定論。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譯文:關於JNK激酶的信號是否會引起角質細胞的凋亡反應,這點現在還不明確。

注意:即使AA6P促進了JNK激酶的表達,這個實驗依舊不能直接證明AA6P的毒性,作者依舊屬於猜測階段。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譯文:然而,這些在紫外線作用下產生的急慢性炎症,並在此基礎下形成的太陽紅斑,皮膚老化和腫瘤,也許會受到維生素C衍生物的負面影響。

注意:也許(may be),作者態度依舊曖昧。

(6)作者文獻中的概念錯誤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譯文:和不穩定的抗壞血酸相比,AA6P有著極性頭部和長疏水鏈,即親水也親油,不僅更穩定,還有水溶性的商業價值——它在眾多的非處方藥和局部防曬護理產品中廣泛使用。(Darr et al, 1997). 而這些產品AA6P的濃度高達15%(360mM),超過了我們實驗中使用的劑量範圍1000倍了。

看到這裡,我非常懷疑原文作者是不是搞錯了對象,因為他描述的對象非常像另一種VC衍生物——VC乙基醚。而AA6P明明是極難溶於水的,溶解度比較高的酒精也就是1:10的關係,純酒精也差不多隻能溶解10%的AA6P,那麼請問15%濃度是怎麼來的,又真的有這樣的產品麼?

而對於這個概念錯誤目前也只能有兩個解釋:

①作者摘取時,弄錯了概念或者單位,比如實際上是360μM,濃度也就0.014%,或者摘取的是其他VC衍生物的文獻。

②作者從一開始就用錯名字,一直用來做實驗的根本就不是抗壞血酸棕櫚酸酯(AA6P),而是另外一種VC衍生物。這樣的話,就更可怕了,可能整篇文章的論述和AA6P就沒有關係。

但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都讓我對作者關於AA6P方面的專業度徹底的否定。並對整個文獻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實驗的重現性產生了極大的置疑。

總結

抗壞血酸棕櫚酸酯(AA6P)是一種常見的保護劑,可以保護油脂和一些脂溶性的活性物,常用於食品行業,並有諸多相關文獻證明其有優異的抵抗脂質過氧化的性能。而論述AA6P光毒性的這篇文獻本身邏輯上就有諸多問題,結論亦不明確,且再無更多相關文獻來佐證其論點,因此個人認為不具備可提取論點的價值。

而國內美妝科普號引用此單一文獻來大範圍宣稱酯化VC光毒性顯然是非常不合適的,已屬謠言範疇。

當然,條件受限,我們目前僅能從理論出發提出觀點,沒有機會利用實驗去證偽,更無法還原此文獻作者的實驗方法。所以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可以爭議,可以探討,也可以拿出有效證據資料來反駁。

有一種VC類精華在白天用會產生皮膚毒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