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重庆地名传说,老重庆人都不一定听说过

首先当然是重庆名字的由来

南宋时,这地方是一个皇子的府邸,他先是被封了恭王,接下来又继承了皇位,他觉得这地方是他的福地,双重喜庆,于是把这地方改名叫重庆!

盘点重庆地名传说,老重庆人都不一定听说过

南宋时,皇帝派钦差下南京,路过重庆,重庆大开城门迎接天恩,所以这地方叫朝天门

盘点重庆地名传说,老重庆人都不一定听说过

传说,大禹娶涂山氏,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氏怀孕后,思夫心切,便到江边寻夫。久等大禹不至,就在江边一块石头上生下儿子,那石头就被人称为弹子石。

后来慢慢从字面意思上发展成谐音,意思是地方很小,弹丸之地。直到现在,贵为CBD,弹子石在重庆还是没什么存在感。。。

盘点重庆地名传说,老重庆人都不一定听说过

它在山岭的脊梁上,悬崖绝壁,易守难攻,形似老虎把守。它出自梵语的发音wu tu ,意思是老虎。后来人们根据谐音,叫它虎头岩。

盘点重庆地名传说,老重庆人都不一定听说过

以前,这里是一片农村沟沟,每逢夏秋大雨就涨水。附近赶场的人也都要经过这个溪沟。人们深感不便。

一个老太太便放了四块木板在水面上,方便行人通过。当地人感激她的善举,尊称她为观音救世老母。1751年,乡绅捐资修建了两座石板平桥,取名观音桥,用来纪念她。

盘点重庆地名传说,老重庆人都不一定听说过

从前,嘉陵江边有条恶龙,兴风作雨作恶多端。后来,人们修了个拱形石桥,把龙压住。长日久化,那恶龙就成了一堆龙骨。

枯水季节,嘉陵江中有一条长长的石脊,相传就是那龙骨。直到现在,每年冬春两季都还能看见呢。这地方叫做化龙桥。1930年,因为修成渝公路,把它重新修建一番。长60多米,当时是重庆第一大桥。不晓得现在还在不。

盘点重庆地名传说,老重庆人都不一定听说过

从前有个叫李贵的长工,逃难到了重庆,在佛图关附近安家下来,准备种点米粮来卖。

可是这地方土壤不行,种米米不长,种小麦小麦不长,他正伤心,有只小鸟衔了粒种子飞过,掉这儿了,李贵试着把那种子种下,长出了树,结了果子了,甜甜的。

李贵就把这一块平坝全种了树,现在这地方叫李子坝。

盘点重庆地名传说,老重庆人都不一定听说过

母喜欢吃李贵的果子,令太上老君来下届查看。

太上老君骑牛下凡,把牛单独拴在江边,自己跑去喝茶,牛等啊等,发起了牛脾气,结果把牛角给撞断了,牛角甩到河边把河岸砸缺了一块,人们就把这回水沱叫牛角沱。

据说就是嘉陵江边的一块石头,露了半截在水面那块,经常可以看到。

盘点重庆地名传说,老重庆人都不一定听说过

相传很久以前,长江绝堤,发洪水。一条善良的小龙用自己的身子形成堤坝,把滔滔江水堵在外面,避免洪灾的发生。

但这一来,它抽不了身。每年八月十五时,小龙思念家乡,抬头仰望东方,期待龙门开启。长江对岸有两块礁石倒映在水中,正好像一座龙门,给了小龙思乡的慰藉。从此得名:望龙门

盘点重庆地名传说,老重庆人都不一定听说过

这是真的有史料记载的。这里以前是重庆的郊区,地势比较平坦,菜农很多,每天早上挑菜去南纪门卖菜给城里居民,所以这地方叫菜园坝

盘点重庆地名传说,老重庆人都不一定听说过

这个是官方认证的:

世纪二十年代末,重庆开始修筑川黔公路,起点为南岸海棠溪河边码头,终点到贵州贵阳。

按公路建设规范要求,每公里需要设公里碑记号。但当时学府大道这一片全是农村,人烟稀少,没有准确地名,大家就将居住地点的公里碑数字作为代称,也就是传说中的四五六七八九公里,方便好记。久而久之,也被官方承认,正式列入地名。

渝南大道的炒油场这个地名,就是这么来的,因为规范的公路,对石子需要裹油处理,当时建立了石子裹油厂铺路,老百姓俗话叫炒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