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裡,是繁複華美的考驗功力,還是清淡簡潔的更見真章?

赤裸裸的浪費

藝術創作裡,是繁複華美的考驗功力,還是清淡簡潔的更見真章?

一:一撇一捺,構成一個“人”字,這也是藝術,在這樣的創作裡,藝術顯得好簡潔,可內容並不清淡;三個“人”字,構成了一個“眾”字,這也是藝術,在這樣的創作裡,藝術顯得繁複,構造看起來比一個“人”字,要華美得多,其實這簡潔的一撇一捺也在考驗藝術創作裡的功力,確切的說,沒有簡潔就不會有繁複,體會不到清淡就感受不到整體的華美,藝術創作好比“味覺”的過程,

二:一“點”好比一個音符,N個“點”好比一個旋律,點串成了線,線連成了面,“點”看起來很簡潔,可用力便不一樣顯得清淡,正因為力度不一樣,才會有繁複的“面”,旋律才而華美,藝術創作堪稱“譜曲”的過程,

三:山水畫也好,人體畫也罷,畫中的每一個部位看起來也如一幅畫,既然是一帽畫就在考驗功力,從而也顯示其真章,才道出了藝術之美,藝術之靈瑰,

所以說,在藝術創作裡,清淡簡潔與繁複華美都在考驗功力;繁複華美與清淡簡潔都在顯示真章,


詩夜城主

正所謂“大道至簡”,在藝術創作裡,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華美繁複固然是需要功力的,但是藝術在成熟階段,必然是刪繁就簡的。我覺得任何藝術門類都是這個規律。我這裡舉幾個藝術門類的例子。

第一,孫過庭書論。

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至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這段精闢的書論,想必是每個人學習書法的人的必經之路,也就是一個先繁複再至簡的過程。



第二,武學理論。

我們知道李小龍最開始必然也是按照傳統武術的道路在行進著,最後他用哲學來解釋武術,認為武術的最高境界就是“隨心所欲地作用自己的身體”。這是多麼簡單而又實際的說法。

第三,再來說繪畫。

學習繪畫這門藝術時,必然要從複雜的繪畫規則開始,然當你成為一名畫家的時候,你

肯定追求簡單有效的表達,你融入了自己的審美,思想和情感,你用寥寥數筆便已下筆千言。


其實,任何藝術創作都是一個繁複華美到清淡簡潔的過程,就像真理一樣,追求真理何其艱難,但真理往往就是一句話!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對此你有什麼觀點呢?歡迎留言,謝謝關注!


鐵匠的頭髮

謝謝你的精彩提問。藝術沒有固定的審美尺度。只有具體的作品的美。如果有固定的一個審美尺度。那麼,就不叫藝術了,因為大家都可以按照那個尺度去討好你了,而你的審美一定會疲勞。


為什麼藝術永遠在追求“不同”?到底怎麼創作藝術作品就會不同凡響了?

這正是藝術的難度。

因為,藝術之美,沒有現成的答案。

所以,題主提出的繁複與簡淡孰高孰地根本不是藝術作品本身高下的問題。

技法上,畫面繁複也有底下的藝術,因為,太多的堆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務必刪繁就簡。


但是,還是技法上畫面繁複,但是內容充實,主次分明,信息量大,同樣是藝術高超的體現,也是藝術趣味豐富的體現。

例如羅中立的《父親》就畫一個人物肖像,並沒有什麼宏大場面,眾多人物,但是,細節非常豐富,甚至每一條臉上的皺紋,都是多少年的故事,你說這是簡淡嗎?

藝術的表達是多層次的,審美也是多層次的。藝術作品與審美的內心要求一樣豐富多彩。


只不過藝術家把審美用藝術語言表達出來了,而欣賞者與藝術家產生看共鳴而已。

我們有些藝術家總覺得只有自己最懂藝術,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應該看到,欣賞藝術的內心也是很多的。這就是為什麼藝術作品會引起社會關注的原因。

給欣賞者需要的,這是明確的。

但是,怎麼把欣賞者需要的給他們,這對藝術家來說,永遠是一個謎。


所以,藝術家也不要研究繁複與簡淡了,你就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就是謝天謝地了。

古人有“一句三年得”的說法,說明藝術家對自己的內心是忠實的。

未必三年一定鴻篇鉅製,也未必十年磨一劍。

該鴻篇鉅製的,你就按照鴻篇鉅製去做,該芙蓉出清水的,他芙蓉出清水。

例如,庫爾貝的《畫室》就繁複恢宏,而馬奈的《奧林匹亞》就簡淡從容。

但是,都很美效果,都有成功之道,也都符合大道至簡的原理。


不過藝術家總是有善簡淡的,也有善繁複的。而藝術審美價值很高,就其致一也,如果審美情趣平平,那就都不可取。

例如,宋代馬遠和元代倪瓚-清代八大山人,都是簡淡的高手,而范寬、王蒙、石濤都是繁複茂密的高手。

這又有什麼區別呢?美本來就是多樣的。

一定要記住,沒有繁複與簡淡,只有精彩更精彩,才是藝術的靈魂。

為你喜歡“大道至簡”,那是說,好的藝術都是明瞭的藝術,能夠明瞭都是好藝術。

絕對沒有偉大的藝術越簡單越好的道理。


千千千里馬

藝術創作中的價值標準是沒有形式和內容之分的,語言形式上可簡可繁,內容上敘事與敘意皆可,百川歸海,殊途同歸。

藝術家都必須在藝術實踐中摸索出最貼近自我生命的藝術語言和風格,並且能夠表達出屬於獨創的藝術思想和內涵。
先來欣賞下洛可可藝術家布歇的奢繁。

如果從表現形式和內容上去回放藝術的發展軌跡,那麼從原始藝術到宗教藝術再到強調藝術觀念的現代藝術那麼這種軌跡就是呈現出順向和逆向兼具的非線性跳躍特點。西方從上古時代到希臘、羅馬的藝術是加法,各種表現對象與內容越來越豐富,各種表現形式越來越繁雜。到了禁慾的中世紀算起了減法,各種樣式趨於簡化,題材也更加單一。文藝復興一把火把各種藝術的表現形式又燃燒興旺起來,時間到了十九世紀的後印象畫派,隨著東學西傳藝術語言又朝著極簡樣式的原始藝術和東方藝術迴歸,直到近現代所呈現出的如萬花筒般的紛雜絢爛的多樣化局面。


我們民族的藝術表現中類似這種簡與繁的變幻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總體到盛唐時期繁瑣的藝術表現到了頂峰,元以後基本就是寫意的天下了,在大道至簡、氣韻生動方面已經登峰造極。民國後西學東漸捅了繁雜寫實的馬蜂窩,大敘事、大情景的繁瑣寫實一度佔了上峰。
擅長古典寫實的英國畫家塔德瑪也有相對簡潔洗練的藝術表現。


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大道至簡的莫蘭迪。


大家或許會心一笑,怎麼古今中外都是擰著勁地玩呢?可就是這麼擰巴著,順著逆著地玩才玩成了現在對於藝術創造上的任何可能性。只要你有別具一格的思想和語言風格,繁瑣復古和簡潔直白任君選用!

當代藝術在創作形式上的選擇愈發的多種多樣,無論是手法表現還是具體內容都沒有整齊劃一的標準和模板。唯有一點是昏鴉可以確定的必然,那就是不具備強大的思想和獨闢蹊徑的自我風格終將會曇花一現。

創作上的所謂功力一說不能在繁瑣或是簡潔的形式與內容上做出孰高孰低之體現,這沒有必然聯繫,屬於各自不同的藝術實踐與評判標準,也有著不盡相同的審美體驗和價值。


疾飛昏鴉

藝術的創作,需要結合時代的文化元素,撲捉觀眾的興趣愛好。簡單地說,藝術作品是給別人欣賞觀看的,如果沒有觀眾的喜歡,沒有市場,即便作者認為自己的作品是獨步天下,哪也只能自己去欣賞了。


一副好的畫作讓大家看了之後的直觀印象是美好還是厭煩,關鍵在於作者融入了什麼樣的藝術思想。

質樸、真實、自然是任何一個時代不可多得的珍貴品質。 舉個例子:一個天生麗質的美人,不需要化妝站在那裡,一顰一笑,就足以攝人心魄。一個醜女,才會想著鼓搗自己的臉,因為不自信,不自然,在她看來,要迷到別人,靠的是技巧,靠的是濃抹粉妝,露胸曬肉。


同理,藝術的真正美是在自然真實的基礎之上,需要高尚文明的內在支撐,而不是就披上一層“皇帝的新裝”而稱之為藝術。比如西方文藝復興的畫作,誰都一看就是小黃畫,畫裸體的。他們的作品是夠真實的,問題是缺少先進文明和文化的支撐,成了低俗下等的畫作了。

人類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擺脫過病態審美。過去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不同的時代,對應著不同的瘟疫。吃飽了沒事幹的時候,總得找個話題吧。


文化決定了藝術的品味。北宋繪畫是歷史上巔峰,宋徽宗引領的宣和畫院,出了無數名家名作。 《千里江山圖》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18歲的王希孟的作品,徽宗親自指點。

我想,在繪畫方面也不需要過度西方畫風。美學和藝術的極致美就在我們這裡。


崇儒

這個問題提得有深度。藝術鑑賞沒有統一標準,繁複華美和清淡簡潔都是藝術語言表現手段,藝術家通過不同藝術語言形式向欣賞者說話,傳遞一種審美情趣,告訴一種觀念,讓觀者得到精神層面的感悟,進而提升自我境界。


布格羅《靜坐的浴女》

就像人們平常用語言交流,有的人隨口喜歡說文縐縐的話,常喜歡在語言中夾雜成語和典故,讓聽者似懂非懂,給人感覺很有文化的樣子。有的人喜歡說簡單直白的口語,它是一種高度概括性語言,人人容易聽懂。

布格羅《春風》

用繁複華美繪畫語言的畫家,跟喜歡用成語典故的人說話時在本質上一樣,追求大而全,廣博而深刻的特徵,常以精益求精的細節打動人。

馬什尼科夫超寫實繪畫

這種畫風非常精緻細膩,可以說是用加法疊加的方式來畫畫,對人物造型以均勻的色塊組成為主,追求物象的自然本色。用細膩筆觸表現效果,對每一個細節都刻畫得相當精微,如同真人真物的再現。像古典主義、寫實主義、超現實主義都是這種風格的代表。

冷軍超寫實繪畫

法國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學院派代表畫家布格羅,以及中國當代油畫家羅中立、冷軍等人的作品,畫面細膩逼真,人體身上的頭髮、皺紋、毛細血管,甚至指甲蓋中的灰塵都畫得清晰可見。展現了畫家非常深厚的寫實功力和觀察能力。

像這種畫法,若沒有幾十年的勤學苦練,根本把造型畫不出來,在局部容易失真。

蒙克《男人和女人》

清淡簡潔的風格,是一種用減法畫畫的方式,去除不必要的繁瑣,用凝練筆墨畫畫,始終以追求神韻為宗旨,是中國畫大寫意的主要表現語言。歐洲繪畫走到表現主義之後,也對這種畫風產生強烈興趣,畫家們拋開以前的寫實傾向,用筆以線條造型為主,洗練簡潔,具有很強的概括性,並且流露出清淡率真的風格。

中國畫家中,一大半都在這樣畫,這是優良傳統。西方畫家像馬蒂斯、蒙克、畢加索等人,甚至之前的梵高等人,都是代表。

八大山人大寫意花鳥

清淡簡潔比起繁複華美來,更考驗畫家的綜合能力,它是畫家簡化了的一種理想化形體,並融入了畫家大量情感和哲學思想在裡邊。畫面風格給觀者提供一把鑰匙,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藝術修養進行審美再創造,得出更多的審美趣味。


鴻鵠迎罡

至繁和至簡,殊途同歸。


數學上有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所有自然數的和為負十二分之一”,當然這個問題並非沒有爭論,也引發了諸如是否真的有無數個自然數?是否真的存在無窮大?又或是自然數的增長並非沒有盡頭,只是這個數值接近於無限大,而非無限大,在此之後還有其他玄機?

這種問題的答案我們自然無從知曉,但我們可以將這一點點啟發應用到日常思考中,繁複精巧的事物和簡練明晰的事物同樣都能引發我們的日常審美經驗,人類既能欣賞波斯掛毯複雜絕倫的圖案,也能從大自然中領悟出簡單清晰的幾何圖形——也許部分科幻愛好者還記得《三體》中的“水滴”——至簡的背後也可能是更終極的奧義。

《三體》愛好者製作的渲染圖,即便從工業製造的角度,越簡單越複雜。


現有的藝術史也不是絕對和片面的,通過藝術史我們只能明白歷史如何發展到今天,但這並不揭示什麼藝術發展的“真諦”,比如說,十七世紀歐洲盛行的巴洛克藝術以繁複著稱,幾百年後坦然接受歐洲傳遞的“西方藝術發展”的接力棒的美國,則發展出了現當代藝術上重要的“極簡藝術”,今天人們的日常審美依舊能看到極簡藝術的影子。但這並不能說明藝術的發展,必然會經歷由繁至簡的階段,畢竟與接近無限的宇宙相比,地球的藝術史還顯得如此年幼。

東方文明很早便掌握了返璞歸真的奧妙,但謙虛的東方子民也不會因此而叫囂著自己掌握世間萬物的真諦,擺出超然的態度,事實上我們睿智的祖先並未想馴服自然而試圖掌握什麼,他們採取與西方截然不同的態度,試圖融入天地,因此他們的創作有時候看上去很稚拙,卻又很深奧。歸根結底,本體論和認識論終究只是思考問題的方式。

因此我們常說“大道至簡”,反過來說也成立,“大簡至繁”。簡,繁,更能看作是兩種方式,一個試圖做加法,一個試圖做減法,但初衷無變,對大寫真理的追求,而且繁簡併非絕對,只指明方向,而非目的地。


透明流動虛無

無論繁複還是簡潔,

“畫得好”才是見真章。

提香《抹大拉的瑪利亞》

米開朗基羅壁畫《創世紀》

上面的這些繪畫,

應該是我們公認的繁複細緻的一類。

比如提香的畫中人物描繪的非常細微,

整個的光和色都恰到好處,

臉上的皮膚質感甚至頭髮絲都根根分明,

這可能是古典時代、沒有照相機時最接近真實的。

而米開朗基羅最負盛名的壁畫《創世紀》,

畫面面積達到14x38.5平方米、包括9幅中心畫面和眾多裝飾畫、一共343個人物。

完成這樣繁複的作品需要具備超凡的智慧和毅力。

常玉《靜物》

馬遠山水畫

而要提到清淡簡潔的作品,

中國畫中的各種寫意作品一定能排上號。

常玉的花卉作品常常就是簡單的線條勾勒,

但是巧妙的以重彩、深色的環境色來突出花卉的灰暗、慘白、無力,

這種有點落寞有點無奈、有點憤懣也有些失望的情緒,

在特別簡潔的畫面中表露無遺。

而馬遠的山水畫秉承了中國畫最經典的寫意留白,

雖然寥寥數筆但是卻讓人感受到了滄海茫茫。

而這些,

無論繁複還是簡練,

都表現出了高超的藝術水準。

線條簡潔的作品

面對上面兩幅作品,

我們無法簡單的說哪個更見功力,

有些畫得很詳細卻又很生硬無趣,

有的就是一筆畫但生動的動態感卻躍然紙上。

所以,

只有“畫得好”,

才是硬標準。

那麼,

你更喜歡哪種作品?



art張小玉

人有高矮胖瘦,所以喜歡抽象、寫實主義、照片拷貝,而成為大師都是從寫實到抽象、從繁雜到簡單。最鮮為人知的畢加索是抽象派,大部分看的雲裡霧裡,而達利更讓一般人難以想明白,比如還有齊白石的蝦也是這個道理。少數人掌握真理,這些畫本來就是放博物館和畫廓裡,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區別。

下面看一眼現在最網紅的畫家——冷家的一幅照片式的畫和一條齊白石似的蝦,品味一下真實和寫意。
這張蝦和齊白石的蝦,只要有七情六慾,看出七、八種口味。


西方古典的美也是一種,只要想畫畫的人,必須要經歷的階段,直接跳到齊白石的境界,哪你是人中龍鳳,真成了大師中的大師。
還有抽象的寫實,心裡的抽象和手上的抽象,看看古人和今人的區別、雖然放了幾十年和幾百年、幾千年還是人的心,眼中的心。

很破很舊的畫,只有一隻墨水裡的鳥,但是很值錢。


戀愛的犀牛V

藝術創作的目的,就是為追求美,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什麼樣的藝術作品才具有美呢?美是什麼?美就是美感,一切文藝活動的創造,欣賞和批評是離不開“人”這個主體,所以談美要從人談起。從人類學對古代社會的研究來看,藝術和美不是起源於抽象概念,而是起源於吃飯穿衣,以及生產勞動之類日常生活實踐。古云:“食.色,性也"。藝術和美也最先見於食色。中外文都用"趣味"來指"審美力"。較早的哲學家認為"美是客觀存在的,過分強調"理性"認識,而忽視感情認識。直到17.18世紀啟蒙運動中,英國的培根和霍布士等哲學家,才把理性認識看作是感性認識的進一步發展。美既不是客觀的,也不是主觀的。馬克思主義是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人與對象關係的。他認為美是"主客觀統一”的。你能說繁複的藝術品比簡約的藝術品更美嗎?繁和簡的美,不在於藝術品夲身。就藝術創作的夲身來看,必然要經歷一個由簡到繁,再由繁到簡的過程。這也是藝術創作趨向成熟經歷的過程。從零到整,再從整趨向零。實際上,世間萬事萬物都在經歷從簡到繁,再從繁趨向簡的發展過程中,也就是成熟和完美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