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莎士比亚?莎翁作品重要中文译本

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著名英国诗人本·琼森这样称赞这位伟大作家:“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尽管莎士比亚逝世已有四百多年,但他的作品至今依旧脍炙人口,经久不衰,是了解西方文学不可或缺的。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上世纪初开始在中国介绍和翻译,那么,这些中译本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应该如何选择阅读呢?

朱生豪译本

朱生豪(1912年-1944年),浙江嘉兴人,1933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1936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把莎剧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进行编排。1944年,朱生豪不幸病逝,年仅32岁,只译出莎剧31种。

1947年秋,朱生豪译稿由上海世界书局分三辑(喜剧、悲剧、杂剧)出版,共27部剧本。后来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先后出版过朱译的《莎士比亚全集》。

朱生豪是公认的中国较早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家,他的翻译风格也得到了高度认可,很多读者最先阅读莎士比亚也是从他的译作开始。

如何阅读莎士比亚?莎翁作品重要中文译本

朱生豪(1912年-1944年)

梁实秋译本

提起梁实秋(1903年-1987年),很多人会想起他和鲁迅的论战。而他在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上也是颇下功夫。梁实秋也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1967年完成出版,历时近40年。他也成为了中国首位以一己之力完成翻译莎翁作品的译者。

梁译对原作进行了全译,把朱生豪译本有意忽略的猥亵语也翻译了出来,并且在译作中加了大量注释,可以说相当用心。

如何阅读莎士比亚?莎翁作品重要中文译本

梁实秋(1903年-1987年)

方平译本

和朱生豪、梁实秋相比,方平(1921年-2008年)的名气要稍逊。方平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翻译莎剧,不同于朱译和梁译的散文译法,由他主编同时也是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采用了诗体翻译的方式,收录莎剧39部,在传统的37部之外又收录了《两贵亲》和《爱德华三世》。

如何阅读莎士比亚?莎翁作品重要中文译本

方平(1921年-2008年)

【结语】莎士比亚引入中国,最先由林纾等人翻译其戏剧故事。后来田汉率先根据日文版本用白话文译出《哈孟雷特》(1921年),可以说是莎剧的第一个中文译本。除了以上朱生豪等三位主要译者,孙大雨、卞之琳等人也翻译过莎士比亚作品,其中,卞之琳翻译的四大悲剧也颇受赞誉。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