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工資改革,4000萬職工迎來改變!民營企業何去何從,必須改變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印發後,迅速在社會上尤其是國企圈引發了高度關注。此外《意見》還針對性提出,深化企業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合理確定不同崗位的工資水平,並調整不合理過高收入。在近4000萬的國企職工隊伍中,有多少能拿到外界羨慕的高工資,又有哪些的工資水平不如預期?他們是否能夠保證每年加薪?如果工資水平低於平均線,那該如何保證他們的工資獲得上漲?

國企工資改革,4000萬職工迎來改變!民營企業何去何從,必須改變

中國企業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李錦談到:為什麼要發這個文件,解決什麼問題?意見稱,現行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還存在市場化分配程度不高、分配秩序不夠規範、監管體制尚不健全等問題,已難以適應改革發展需要。三大問題,點得很明。怎麼做?意見做了明確回答:以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升國有企業效率為中心,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國有企業工資分配監管體制,充分調動國有企業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激發國有企業創造力和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國企工資改革,4000萬職工迎來改變!民營企業何去何從,必須改變

國企員工的確是要漲工資了,文件指出,要“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國有企業工資分配監管體制”,從文件中可以看出,是要適應勞動力市場,建立正常的增長機制,國企員工漲工資那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方向會有差別,從目前來看,工資將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對於國企單位,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有著莫名的吸引力,工資穩定福利好,並且還在不斷上漲工資,那對於廣大的民營企業來說,該何去何從,才能從競爭激勵的市場環境中勝出吶。對於廣大的民營企業,必須選擇有強大激勵性的薪酬模式,能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

目前很多企業都在推行KSF薪酬全績效模式,這是一種能讓員工和老闆共贏的模式!企業從管理機制方面突破,首先要建立好企業薪酬績效機制,讓員工主動自發的工作。

國企工資改革,4000萬職工迎來改變!民營企業何去何從,必須改變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而薪酬設計要先從思維上進行突破

公司要敢於給員工發高薪酬,因為這樣企業才有未來!

  • 工資是死的,人的創造力就死了;工資是彈性的,人的潛能就被髮掘了。
  • 高工資養人,低工資趕人,死工資害人,高激勵助人。
  • 敢給員工發高薪酬的企業,成本其實是最低的;固定員工薪酬的企業,人力成本反而是最高的。
  • 高激勵、高績效應該是融合的關係,做到利益共同、平衡共贏,薪酬增長才可健康持續。
國企工資改革,4000萬職工迎來改變!民營企業何去何從,必須改變

KSF寬帶薪酬模式,從薪酬模式的轉變,實現員工工資越高,企業效益越好!

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獎勵,未達到就少發。

KSF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國企工資改革,4000萬職工迎來改變!民營企業何去何從,必須改變

舉個例子:

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理,工資怎麼發?按照傳統的薪酬模式,可能就是固定5000元,他只要保證不出什麼問題就行了。至於費用率,成本,員工流失率,利潤率,和他沒關係,他也不會在意。

國企工資改革,4000萬職工迎來改變!民營企業何去何從,必須改變

如果採用KSF薪酬模式,他會有6-8個加工資的渠道: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薪酬設計具有非常專業的技術含量,薪酬模式設計好了,對員工對企業就是共贏!

企業不做績效管理,等於沒有管理,政府也一樣,中小企業主們,你還在用固定工資嗎?你的企業的績效管理模式是怎樣的?歡迎私信和曾老師交流。

文:孫老師

長期從事績效薪酬設計研究和實踐;

足跡踏遍五湖四海,為廣大企業診斷把脈;

救死扶危,誓做企業薪酬績效改革的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