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昔日的乱石荒坡,如今成了群众致富的“聚宝盆”。在土地贫瘠、石漠化极为严重的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太坪村,因“帮村书记”与 驻村“第一书记”的到来,围绕“关岭牛”选准了脱贫产业,走上了种草养牛的致富新路。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随着气温回升,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太坪村的村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一大早就开始忙着种植,与以往不同的是,村民们忙着种下的竟是草种。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原来我们种包谷见地里面有点草我们都要把它除干净,现在村里面发动我们老百姓来种这个草,一个是我们减省了劳力,二个我们种草又赚得到钱,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非常好的。我们通常都是把平地、好地流转给村里面种草,种草有收入我们老百姓就有收益,比原来种包谷划算得多。”花江镇太坪村村民王昌志说道。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种草竟比传统玉米种植赚钱?原来,村民们忙着种下的牧草是关岭主导产业“关岭牛”的主要饲料之一。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近年来,关岭大力发展“关岭牛”产业,2017年底关岭全县存栏牛已达18.15万余头,一头成年“关岭牛”每天需消耗牧草约50斤,正是瞅准了“关岭牛”庞大的饲草需求,太坪村帮村书记金建设打起了发动村民“种草养牛”的主意。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安顺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太坪村帮村书记 金建设说:“太坪村是一个纯石山的区域,过去农民就只有种玉米的习惯,我们和农民算下账来,种玉米确确实实很不划算,每一亩除去群众的投劳、化肥包括种子之外,实际上每一亩不超过300块钱,结合关岭的资源特色,关岭现在正在大力发展“关岭牛”产业,这在国内是很有品牌的一个产业,所以我们考虑动员农户通过种草和其他经济作物来解决增长和收入问题。”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说干就干,太坪村帮村书记金建设与驻村第一书记颜家国搭档配合,“帮村书记”负责统筹协调,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第一书记”负责蹲点驻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在“双书记”的带领下,太坪村踏上了种草养牛的致富路。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花江镇太坪村村支书刘大华高兴的说道:“牧草每亩可以产一万四千斤,经济价值每年一亩可以得到两千多块钱,对老百姓的经济收入算是可以的, 种草对生态环保非常好,栽一次草可以管七至八年,不用翻土,我们这个地方本来就缺水,对水土保持是非常好的。”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现如今,太坪村“村社一体”合作社已在全村范围内发展起了300多亩牧草种植,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都享有股份成为了股东。此外,太坪村“双书记”还带领村民发展起了四月李种植,全村扶贫产业遍地开花。今年还将计划带领群众继续种好草,同时发展牛产业,养好牛,让农户多渠道增收。

关岭太坪村:村里来了“双书记” 发展“种草”助脱贫

“我们牧草种植出来以后,可以解决我们“关岭牛”的发展需要,配合关岭县发展“关岭牛”发展战略,同时我们太坪村本身一部分群众就有养牛的习惯,我们现在在村里已经组建了相应的养牛合作社,通过这些养牛组织的发展,下一步我们要把“关岭牛”的产业引到我们村里来进一步发展壮大,动员农户把草种好,把草管好,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养牛产业,进一步提升大家的收入,确保我们按照省、市、县的要求,如期改变太坪村贫困的面貌,实现如期脱贫,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进入小康。安顺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太坪村帮村书记金建设充满信心的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