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池發展史

鋰電池產業的市場規模和增速變化

2014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開始逐步呈現爆發趨勢,帶動上游動力鋰電池行業快速增長 。 根據研諮詢和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發布的數據,預計到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將突破94GWh,市場規模可達213億美元。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池產業的國內外市場格局

目前在動力電池這個領域內,形成中日韓三國鼎立的局面,日韓企業處於領導地位,除了和本國車企合作以外,還會和歐美知名車企合作。韓國企業比日本企業更為積極。LG、三星和SK都在中國設立了合資工廠,開拓中國本土市場。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產業鏈簡析

中國本土企業以BYD、CATL為代表,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除了比亞迪以外,其他整車企業都沒掌握電池核心技術,需要從外面採購電芯。動力電池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行業前兩名比亞迪和CATL控制超過43%的市場份額,未來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且他們作為電池製造商開始逐漸向上下游拓展,進入正負極材料和整車製造領域拓展,尤其以比亞迪為代表。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池產業鏈全景圖

圖解鋰電池產業鏈的上下游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產業鏈簡析

上游礦產資源特點及代表性企業介紹

2017年在動力電池需求的快速增長的刺激下,動力電池相關的金屬礦產需求快速攀升,電池級碳酸鋰更是出現了一鋰難求的局面。根據韓國SNE的預測,從現在到2025年動力電池行業鋰資源的需求量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6%,在三元方案逐漸成為主流的背景下,鈷將達到41%,鎳將達到59%,錳將達到36%。

全球的鋰資源儲量非常豐富,目前仍有60%的鋰資源尚未得到勘探和開發,但是鋰礦的分佈相對比較集中,主要分佈在南美的“鋰三角”地區、澳大利亞和中國。

目前全球鈷儲量約為700萬噸,且分佈集中,剛果(金)、澳大利亞、古巴三國的儲量佔到全球儲量的70%,特別是剛果的鈷儲量達到340萬噸,佔全球的50%以上。

智利SQM、美國雅寶和美國FMC被稱為鋰供應商三巨頭,幾乎壟斷了全球80%的滷水鋰鹽產量。

澳洲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之一,已在西澳大利亞州子公司Nickel West興建一全球最大的硫酸鎳生產商和其他原材料的供應樞紐。

澳大利亞Altura公司,公司正在進行一項可行性研究,計劃將其在西澳大利亞州皮爾巴拉的Pilgangoora礦區的鋰輝石的年產能從此前的22萬噸提高到44萬噸。

美國FMC公司,將投資約3億美元提升阿根廷卡塔馬卡省的鋰礦的產能,至少增加2萬噸碳酸鋰產能。

力拓公司(Rio Tinto Group) ,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之一,持有的塞爾維亞的賈達爾(Jadar)鋰硼礦項目,賈達爾鋰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鋰礦床之一,其鋰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10,但是該鋰礦預計在2023年之前並不會投產。

嘉能可(GlencorePlc),礦業巨頭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鈷原料供應商,擁有全球儲量最大(206.7萬噸)、品質最好的鈷礦資源,手握全球20%以上的市場份額,擁有較大的市場話語權。

中上游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主要企業介紹

在鋰電池製造產業鏈中,電池包的製造核心部分就是電芯,電芯的生產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電芯封裝後再集成線束和PVC膜構成電池模組,再加入線束連接器、BMS電路板構成動力電池成品。

鋰電產業鏈簡析

正極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產業鏈簡析

負極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產業鏈簡析

電解液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隔膜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池行業的發展趨勢

未來5年的發展增速及預期

鋰電產業鏈簡析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統計分析, 2017年,產量達到107億隻,同比增長34.6%。我們預計,2018年中國動力鋰電池產量將達到128億隻,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8.74%,2022年將達到255億隻;2018年中國動力鋰電池銷售收入將達到1,950億元,未來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0.42%,2022年將達到4,100億元。

鋰電產業鏈簡析

鋰電產業鏈簡析

趨勢 風險

市場容量會持續快速增長 貿易摩擦風險

行業集中度會逐步提高 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鋰電技術會持續優化進步 產能過剩的週期性風險

乘用車市場引領三元材料持續爆發 技術進步替代的風險

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會顯現並突出 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