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10:人生最大的自由,在于可以独立思考!

《论语.里仁第四》10:人生最大的自由,在于可以独立思考!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试译:

先生说:“对于这天下的事情,君子既不强求,也不回避,只看是否应当去做。”

敬亭山言:

当做则做,不当做则不做,不因自己的利益和喜好而改变所应秉持的立场,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君子,才能真正做到“君子坦荡荡”吧!

孔老夫子的这句话很对,但往往越是正确的话,越是难有可操作性。什么是义,什么是应该做的?大多数人终其一生恐怕都难以确立判定的原则,又如何做得到遵循它呢?

我一向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是来自价值观的不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探究到最深处,都是由个人价值观所决定的。但如同这自然界需要千姿百态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也需要互有差异,不应强求一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难以直接指导人们行为规范的“正确废话”,其最大价值岂不正在于它的不能直接指导?

想一想,如果有一种学说,能极富操作性地培养所有人养成相同的价值观,那这世界,会是多么单调无味!

人生最大的自由,在于能够独立思考!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或错,每个人都需要遵循自己的本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阳关大道也好,羊肠小径也罢,无适无莫,义之与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