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一、衝擊波促進創面癒合的機制

近年來,低能流密度的ESWT作為一種無創療法則可促進新生血管生成,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和誘導組織再生,從而加快創面癒合。皮膚創面的組織癒合是在人體自身調節下完成的,而保障此過程的順利進行必須創造良好的器官組織再生生理環境,這樣才有利於皮膚創面的癒合。目前研究顯示,ESW可以調節創面癒合的生理環境,創造促進皮膚創面癒合的多種有利因素,主要包括抑制早期炎性反應,促進創面血管生成,增加組織血流灌注和組織再生,抗感染以及增強機體免疫等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二、衝擊波在創面癒合中的研究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三、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在燒傷後期當患者,創面開始癒合,肉芽組織生長良好時即可開始運動療法。主要目的是保持關節活動度,防止關節攣縮,保持肌肉力量和功能。主要進行主動或助力運動,只有患者不能主動運動時才進行被動運動。

1水療法

燒傷患者可在不同水溫、水靜壓及水衝擊力的作用下,清除壞死組織和分泌物,保持創面清潔,同時水的浮力便於肢體的主被動運動。水療有以下優點:1.可以相對徹底地清除創面膿渣及膿癩,減少創面的壞死組織及細菌;2.軟化焦癩,促進分離;3.可促使燒傷後期殘留的頑固小創面盤合;4.便於敷料交換,減輕傷員痛苦。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此外中藥水療能控制瘢痕瘙癢,抑制瘢痕增生,增加關節活動度,徹底清潔創面,軟化和平整修復瘢痕,促進皮膚新生,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智能肢體循環水療機(中藥)

2光療法

半導體激光療法:可促進創面乾燥結痂、減少血漿滲出、預防和控制感染,加速創面癒合,預防關節攣縮。

紫外線療法:創面壞死組織或膿性分泌物多、肉芽生長不良時,用中或強紅斑量照射。當分泌物減少或者脫痂露出新鮮肉芽組織時,應減量至閾紅斑量。淺平而新鮮的創面,可用亞紅斑量紫外線照射,每日一次,直至創面癒合。

紅外偏振光療法:照射創面可抑制滲出、減輕水腫和疼痛,促進傷口的修復癒合,促進肉芽和上皮生長。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3

電療法

微波療法:

短波療法:可促進壞死組織分離、脫落,有消炎、鎮痛和促進組織再生的作用。採用並置法和對置法,微熱量,1~2次/天,每次10~15min。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4聲療法

衝擊波療法:可以調節創面癒合的生理環境,創造促進皮膚創面癒合的多種有利因素,主要包括抑制早期炎性反應,促進創面血管生成,增加組織血流灌注和組織再生,抗感染以及增強機體免疫等。

5 冷療法

燒傷後立即對創面冷療,以減輕疼痛,減少滲出,防止熱力繼續損傷。溫度以5~10℃為宜,時間為30~60min,甚至數小時,適合於小面積或較淺的燙傷。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冷療機

6 蠟療法

蠟療具有鬆解你粘連,軟化瘢痕,促進炎症消散,消腫,以及潤滑皮膚的作用,但此法不適用於肥厚性瘢痕增值期。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電腦恆溫電蠟療儀

7離子導入法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離子導入儀

8 運動療法

燒傷患者若無禁忌則越早運動越好,可防止呼吸系統炎症、肺栓塞、肌力減退和關節僵硬的發生,下肢燒傷患者儘早下地行走,可促進靜脈迴流,減少血栓性靜脈炎和褥瘡的發生,但在手背燒傷,穿著彈力衣、關節或肌腱暴露時,關節深部疼痛及皮膚移植後5~7d內,行運動療法要慎重。在早期訓練基礎上進一步增強肌力。肌力在2~3級時可進行肌力運動和主動運動。肌力4級以上的患者予以抗阻運動。

(1)增加關節活動度訓練,被動訓練,目前常用的有CPM、上下肢主被動、手功能康復機器人等運動康復設備。

(2)增強肌力訓練,主動訓練,目前常用的有虛擬情景互動、四肢聯動等設備。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四肢聯動(帶情景互動)

9 作業療法

創面癒合/燒傷康復整體解決方案

手功能綜合康復訓練平臺(帶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