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雪峰:振興鄉村如何避免新不平衡

縮小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性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目標之一,即通過增加對農村的公共投資,改革制約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使農村產業興旺,農民生活富裕,達到縮小城鄉差距的效果。但在執行過程中,有些問題也要未雨綢繆。

賀雪峰:振興鄉村如何避免新不平衡

比如,要注意避免因投資或其他資源配置不當導致新的不平衡。從當前農村產業發現現實看,完成產業興旺的目標要付出很大努力。因為過去“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鄉村工業不再可能發展了,所以現有一些地方政府的規劃,大都集中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上。簡單地說,就是要賺城市人鄉愁的錢。

在一些具有區位優勢和旅遊資源的地區,這種方式確實可行,實踐中已有很多三產融合發展成功的案例。但在中國只有42%戶籍城市化率的情況下,指望靠城市人鄉愁消費不可能惠及全體農民,擁有區位優勢和旅遊資源的畢竟只是極少數農村地區和農民群體。如果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國家又通過政策對這些農村地區進行扶持,那對優勢地區和優勢人群來講是錦上添花,但無形中也影響了一般農業地區所能獲得的公共資源。

賀雪峰:振興鄉村如何避免新不平衡

而從農村社會內部來看,2035年前的鄉村振興戰略,重點顯然不是在少數地區為少數人造富,不是要搞錦上添花,而是要讓有限的國家資源惠及絕大多數農村地區和絕大多數農民,這才是鄉村振興戰略乃至中國順利實現現代化的關鍵。

再如,要認識到城鄉差距的長期性、動態性和相對性,不能急於求成。任何國家的現代化都同時是城市化的過程。農村人財物向城市聚集,城市發展就快,城鄉差距就拉大了。但較之其他一些國家,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可取之處,在於不允許進城的農民失去土地,因而為進城失敗的農民留下返鄉退路。正如不少學者所言,這種機制安排,防止了中國出現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過程中的大規模貧民窟。在當前中國城鄉二元結構下,農村仍然是中國社會穩定和現代化發展的穩定器與蓄水池。

賀雪峰:振興鄉村如何避免新不平衡

為進城農民保留返鄉退路的體制,有效消除了城市內的二元結構。或者說,我們通過城鄉二元結構,消除了城市內的二元結構,而非像其他發展中國家那樣,通過窮人進城富人下鄉表面縮小了城鄉差距,實際卻使進城農民無家可歸而在城市形成貧民窟。兩相比較,相對於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城市內的二元結構似乎是更大的問題。

而中國要實現現代化,無疑要避免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存在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也不能產生大規模城市貧民窟。為了滿足這個現實需要,就需適當延續過去的成功經驗,為進城農民保留農村退路。也就是說,有必要通過階段性地保留城鄉二元結構,來防止城市內二元結構。這就決定了,雖然縮小城鄉差距勢在必行,但要徹底消除這種差距,還需循序漸進。

賀雪峰:振興鄉村如何避免新不平衡

2035年是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間節點。從現在到2035年的鄉村振興戰略,與從2035年到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階段的鄉村振興戰略有著本質不同。打基礎的階段,不能總想著一蹴而就,而應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尤其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有序推進。(環球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