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天山的歌者陳新:“歌聲使我迷了路”

守望天山的歌者陳新:“歌聲使我迷了路”

陳新,新疆烏魯木齊人,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聲樂演員、石河子大學音樂學院客座教授。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和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師從熊盛華、何滿鬥和袁晨野。能用意大利、德語、法語等5種語言演唱不同風格的作品,曾在歌劇《傷逝》、《阿依達》及新疆各種大型演出中擔任重要角色。歌舞劇《灑滿陽光的新疆》、音樂劇《歌聲使我迷了路》分別獲得“天山文藝獎”、“中國文華獎”,為國家和自治區爭得榮譽。個人曾先後榮獲第四屆、第五屆新疆青年歌手大賽金獎,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大賽第三名銅獎。2015年新加坡第九屆中新國際音樂比賽聲樂組第一名金獎,2016年日本大阪第十七屆國際聲樂比賽第三名銅獎。

邊疆軍旅生涯萌生歌詠豪情

陳新,一個土生土長的新疆人,家鄉壯美的自然風光,厚重的絲綢之路文化底蘊,早在心底種下可能發芽的種子,只是,那個年代的大環境,以及有些不羈的西部漢子個性,讓少年時代的陳新並不知道未來究竟能夠幹什麼。

直到高考失利的那個假期,陳新去探訪哥哥商量“出路”,對當時部隊喜愛“放歌”的風氣有所觸動,他也無意中露了一手,受到稱讚。1993年的夏天,陳新無心插柳,從30多人中脫穎而出,考進南疆軍區成為一名文藝兵。3年軍旅生涯雖然短暫,卻是他一生的轉折點。回憶當初的抉擇,陳新認為,部隊首先培養了堅定的意志;其次,把唱歌從一種愛好變成今後打算髮展的事業。

轉業回到烏魯木齊市,陳新進入建設銀行,加入自治區建行所屬星光藝術團。幾年下來,參加過許多演出,甚至到北京建行總行的藝術團交流。但對於唱歌的前景,陳新多少有些迷茫,一度打算放棄。直到參加一些歌唱比賽獲獎,才提振他堅持走下去的信心。

1998年,代表新疆參加第七屆全國城市(廣西南寧)歌手比賽獲獎,2002年第四屆新疆青年歌手大賽斬獲金獎,同年全國青年歌手大賽第三名銅獎,陳新終於突破事業瓶頸,也因此獲得烏魯木齊市委宣傳部認可,將他從業餘歌手吸納為專業歌舞團演員。經過一系列文藝匯演和繼續參加各類比賽,於2005年正式轉入新疆歌舞團。

隨著平臺逐步上升,專業要求自然更高,除了繼續比賽保持歌藝外,陳新也時時在尋找提升自己理論知識的機會。2010年,他擱下眼前擁有的一切,毅然赴中央音樂學院攻讀聲樂歌劇專業4年。對一個正值年富力強,處於事業上升期,在當地獲得一定影響的藝術專業人才來說,幾乎是非常“另類”的舉動。

許多親朋好友都對此不理解,如今再看當時的“反常”和“另類”,陳新堅信這一決定是正確的。他說,美聲唱法是國際性的,必須要隨時訓練和通過學習提升自己,本來中國人或者亞洲人在語言、身體結構上就與歐洲西方人有差別,許多歌曲劇目都要求過語言關,其次聲樂技巧要隨時訓練提高,對中國歌唱演員若不及時提升,到40多、50多歲時,體能氣息方面就自然衰弱,很快就會被淘汰,這是非常現實的規律。唯有通過訓練和學習,才能有效的保持演唱水準,延長自己的藝術壽命,所以不能因為獲得某個階段性成就麻痺自己,學習是第一位的。

學成歸來, 2015年2月,陳新在新加坡參加第九屆中新國際音樂比賽獲得聲樂組第一名,這是新疆歌唱家首次獲得此項大獎。之後,2016年第17屆日本大阪國際音樂比賽中獲得第三名,他也是唯一一箇中國歌唱家。

守望天山的歌者陳新:“歌聲使我迷了路”

追隨心中的旋律飛翔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16年,前後20載,陳新幾乎傾盡全力角逐各種新疆級、國家級和國際性歌唱比賽,他的每一次進步和收穫都是用汗水拼搏而來。

1998年參加參加第七屆全國城市(廣西南寧)歌手比賽開始,他也是新疆歌手第一人。2002年參加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大賽,其他新疆歌手早被刷下,他一個人奮戰40天,最後獲得第三名銅獎。

在2010年,因中央援疆政策的機緣,陳新脫產到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專業學習,經過4年沉澱,參加新加坡第九屆中新國際音樂比賽獲得聲樂組第一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交出第一次國際性大賽的答卷。當時,他演唱的歌曲《被阻止的愛》和《鄉音鄉情》,以獨特的嗓音贏得中國、俄羅斯、美國、新加坡等專家一致好評,得到在場各國觀眾的喜愛和稱讚。他的演唱風格,從民族到美聲,從抒情到戲劇,音色純美,音域寬廣,聲音具有穿透力。

來自中國歌舞之鄉的新疆,音樂是各族人民飛揚的生命與揮灑的歡樂,陳新從新疆多元文化的豐厚積澱中汲取營養,又通過多年來深入學習專業聲樂知識融會貫通,他的歌唱在精準的演繹中帶有中國西部的壯美靈魂,不失大氣,收放自如。聆聽陳新的演唱,對於聽者而言,是一種至純又致幻的享受,連綿靈動的旋律,讓你彷彿置身西部的天地,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就像遼闊的西北邊疆大自然中的風沙雨雪,就像巍峨挺立的蜿蜒群山,就像鮮花盛開的草原綠洲,暢遊各種風景,觸發各種情思,讓人心曠神怡。他的歌聲,有充沛的藝術想象力和審美感染力。“我喜歡學習一些大家的特點,並創造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格。”陳新的坦白是典型的新疆人,乍一聽覺得有些過,但其實這是他所追求的方向。

2015年,陳新第一次在烏魯木齊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連續演唱了12首曲子,其中有參賽獲獎的代表作——歌劇《費多娜》中的意大利詠歎調《被阻止的愛》、選自歌劇《托斯卡》的意大利詠歎調《奇妙的和諧》、選自歌劇《維特》法國詠歎調《春風啊為何喚醒我》、德國藝術歌曲《你是安寧》,中國藝術歌曲《喀什噶爾女郎》、《天路》、《鴻雁》、《陽光路上》等。演出大獲成功,被新疆音樂界稱為“美聲王子”。

陳新對當地媒體說:“這次終於在家鄉開了一場獨唱音樂會,圓了多年來的一個夢想,也算是對自己的一個總結和提高。”陳新說,“曲子的選擇上也是費了一番心思,考慮觀眾的接受度,中外歌曲穿插進行、難易程度也有變化。還唱了民族歌曲,對音樂會的風格有一個更好的提升。”

守望天山的歌者陳新:“歌聲使我迷了路”

承上啟下,引領夢想

“新疆是我不斷挑戰與奮鬥的勇氣,讓我看到了青春的活力,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讓我在音樂的世界中不斷地探尋……”在陳新看來,今天的成功除了自己努力外,離不開國家對新疆文化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他是享受中央援疆政策培養出來的新疆優秀藝術人才的典範。

對於一首歌曲的演繹,陳新強調理解詮釋和情感魅力,他的演唱十分講求現場感,有如李白詩歌描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讓聽者、觀眾完全身臨其境,去感受一個歌者帶來最真、最淳、最本質的音樂表現力。好比一首新疆歌曲,能夠感受大漠豪情、自然遼闊的薰陶,或如雄鷹在藍天翱翔,或如駿馬在草原馳騁。俗話說文如其人,歌聲也如是。不難發現,他把對新疆的那片痴情融入旋律,這就是他音樂的血脈!

作為一名新疆土生土長,在內地學習演出,在海外經歷多次大賽的歌唱家,陳新對新疆音樂如何走出新疆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陳新說:“新疆有許多民族文化,有歌舞之鄉美名,對外宣傳主打民族特色,這是不錯的。但很多有特色的音樂,過於強調民族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新疆音樂走出新疆。例如古典音樂本就是各國公認的世界性藝術,中國的民族音樂,包括我們新疆音樂都應該吸收其他地方音樂裡大眾化的東西,這樣才能讓國內外的聽眾更好的接受。其實西洋古典音樂並不排斥中國文化,我們也常說音樂或者藝術並無國界,就像大家知道普契尼的《圖蘭朵》就是關於中國的故事,它是想象的中國,這故事來自《一千零一夜》裡的波斯民間傳說,但音樂和故事的完美結合,使它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十大歌劇之一,所以,我們的音樂人或者歌唱家都應該開拓眼界,不斷學習,不固步自封,以專業性和創造力才能使新疆音樂走出去。”

新疆地處西北,相比國內現代化的省市而言還有差距,但對當前“一帶一路”的前景來說,新疆屬於中國西部對外開放與交流合作的“橋頭堡”,每年文化交流,各種藝術展會越來越頻密。陳新希望自己在充當拋磚引玉、承上啟下的中堅力量,為新疆音樂事業略盡綿薄。如憑藉身為石河子大學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加強對校園學生群體的影響,讓更多年輕人喜愛古典音樂,欣賞高雅藝術,希望發掘有潛質的人才。另外,發動人脈,籌備活動,讓更多國內外演唱家來新疆進行演出和交流,2017年下半年就準備進行一場售票演出,希望慢慢改變新疆音樂演出市場,讓新疆的文化面貌逐漸適應國際範。

藝術,是一條無止境的道路;夢想,同樣無止境。在高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慾望太多,影響太多,對從事文化藝術的工作者是一場外部和自我相交集的雙重挑戰。陳新至今牢記老師袁晨野的諄諄教誨:精益求精,專業敬業,要有一股較真的脾性。“即使每天開著奔馳寶馬,住著別墅洋樓,功成名就,不用上班勞碌,可人是高級生物,有精神需求,你還是會覺得少點什麼,感到空虛,這是避免不了的天性。所以我們選擇這條路就要遵循規律,不能覺得自己好像搞藝術,生活條件就該怎麼好,要對自己較真,擯棄雜念,否則只會功虧一簣。”

新疆,在人們印象裡仍然是荒蕪和偏遠的代名詞,但像陳新這樣的新疆人堅信,家園永遠是支撐夢想的基石,相信有著絲綢之路文化底蘊的新疆,可以不斷提供自己追尋夢想的源泉,自己的心靈將永遠守望天山,伴隨音樂的夢想飛的更高,飛的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