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灭佛”在历史上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入京师洛阳掳走晋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自永嘉之乱后,开启了北方五胡乱华的局面,中原陷入胡人分裂混战近130年,中原人民流离失所,死伤无数。加上战争阻碍生产,使开发近千年的中原沦为白骨蔽野之地。

“三武灭佛”在历史上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长期的社会动荡,连年的战争,使汉武帝时期确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儒家思想观念开始崩溃,儒家思想无法解百姓于水火,无法使国家恢复一统。流离失所的百姓在物质上得不到满足,便迫切需要寻找到精神上的寄托。而佛教宣扬的“极乐世界”正是苦难中的百姓所需要的。

底层百姓的信仰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的支持,更是佛教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这一时期大量的寺庙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建。但当时的统治者支持佛教的发展并不是只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佛教主动依附王权,表示为王权服务,佛教极大的巩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于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以迅猛发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代诗人杜牧的这句诗,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三武灭佛”在历史上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但是迅猛发展的佛教却似乎脱离了它的本质。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皆使还俗附农,罢白徒养女,听畜奴婢。婢唯著青布衣,僧尼皆令蔬食(种蔬菜和粮食)。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不然,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南史·郭祖深传》。

佛寺宏丽,僧尼泛滥,僧人无需缴纳赋税,可以招募仆从,甚至违反律法的罪犯在寺院出家可以减轻罪罚,僧不是僧,佛也不是最初的佛了。更重要的是寺院经济在当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天下户口,几亡其半”,百姓都当和尚去了,农业生产谁去做?人人都信佛,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如何发展?

问曰:“知此神灭有何利用邪?”答曰:“浮屠(指佛教)害政,桑门(指僧人)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吾哀其弊,振思其弱。……又感以茫目之言,惧以职阿鼻指(地狱)之苦,诱以虚诡之辞,欣以兜率(指天堂)之乐……致使兵挫于行间,吏官于官府,粟罄于堕逊,货殚于泥木。……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可尽也。下有余而奉其上,上无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发匡国,可以霸君,用此道也。”—范缜《神灭论》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始,至其驾崩,废佛时间共六年。

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自建德三年(574年)始,至其驾崩(578年),灭佛时间共五年。

唐武宗李炎灭佛,自会昌二年(842年)始,至其驾崩(846年),灭佛时间共六年。史称“会昌法难”。

“三武灭佛”在历史上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其实“三武灭佛”远远没有达到“灭”的这个程度,有人说“三武灭佛”是中国古代的宗教迫害,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第一次禁佛,太平真君七年,魏太武帝西征至长安,见佛寺藏有兵器,僧侣与室女私通,即禁佛,太武帝虽杀了一些人,但那是因为镇压叛乱。太武帝死后,文成帝继位,诏复佛法,佛教又得以恢复。

第二次禁佛,北周武帝只是强迫三百万僧尼还俗,并未屠杀僧侣。武帝死后,宣帝、静帝先后继位,佛法又兴。

第三次禁佛,唐武宗时期的禁佛则更加温和,如若想做僧尼则不能拥有田产,想拥有田产,则必须还俗。对违反戒律的僧尼则勒令还俗,但养尊处优,骄奢淫欲的僧尼却根本不听从命令,唐武宗才不得不加大了禁佛的力度。

佛教“三武之难”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寺院经济与封建地主经济之间的矛盾。唐武宗禁佛时,历史记载“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寺院占有大量财产,田地,人口,并且无需缴纳赋税,这直接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及普通百姓的利益。

三次禁佛的意义在于把佛教这个外来宗教导入适应中国国情,适合地主阶级和普通百姓的利益的轨道上来,佛教不在凌驾于王权和百姓之上。

在这些大规模的灭法运动之后,中国佛教的两大重要支派(南传佛教,西传佛教)受到严重打击,不复国教气象。禅宗佛教因其特殊的教规(自耕自食,自食其力)损失最小。藏传佛教因其元朝时期才逐渐传入中国因此未遭受打击。

其实不管是外来宗教,还是我们本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其能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推动社会进步,维护人民利益,如果某种宗教的传播,在阻碍国家的进步,在损害人民的利益,那么它最终是一定会消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