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憫農詩人的李紳犯了什麼罪?死後被剝奪官爵,世代不得為官

唐代是我國曆史上詩歌文化發展到頂峰的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裡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大詩人。其中被譽為“憫農詩人”的李紳便是其中一位,提起李紳這個名字,給人的印象並不深刻,但要說起他的兩首詩,可就盡人皆知了。

被稱為憫農詩人的李紳犯了什麼罪?死後被剝奪官爵,世代不得為官

李紳幼年喪父,其母含辛茹苦把他養大,青年時期的李紳經常目睹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溫飽,就懷著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下了兩首流傳千古的詩作: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正因為這兩首詩深深體現了李紳對廣大農民生活艱辛的同情和憐憫,所以他被人們稱為憫農詩人。元和三年,李紳考中進士,元和十四年升為右拾遺,其後因為在朋黨之爭中失敗被流放。太和七年,李德裕為相,李紳被起用官任浙東觀察使。在多次的官場沉浮中,這位因同情百姓而出名的大詩人在心性上也逐漸發生了變化,變得驕橫而高傲。

被稱為憫農詩人的李紳犯了什麼罪?死後被剝奪官爵,世代不得為官

《云溪友議》中記載,李紳發跡之前,經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好友家去做客,按照輩分,李紳常常稱呼李元將為叔叔。李紳發跡後,李元將因為要巴結他,就主動降低輩分,稱自己為弟,但即便如此,李紳仍然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呼自己為孫子,李紳才勉強接受。

開成五年,李紳入京拜相,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久又晉升為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官職達到頂峰。然而不曾想到的是,在李紳死後,唐朝皇帝卻將他削去官爵,敕令他的後代永遠不得為官。那麼是什麼原因讓皇帝對他這麼憎恨呢?

被稱為憫農詩人的李紳犯了什麼罪?死後被剝奪官爵,世代不得為官

這要從唐武宗會昌五年說起,這一年,74歲高齡的李紳在做了四年宰相後,出任淮南節度使。在他到任後不久,揚州江都縣尉吳湘被人舉報貪汙公款、強娶民女。李紳二話不說,直接將吳湘逮捕後判處死刑。此事上報朝廷後,諫官認為案件漏洞頗多,證據不足,就另派官員複查,最後認定吳湘貪汙贓款屬實,強搶民女子虛烏有,論罪不足以處死。然而大權在握的李紳卻不這樣認為,他堅持處死了吳湘。

被稱為憫農詩人的李紳犯了什麼罪?死後被剝奪官爵,世代不得為官

李紳到任後為什麼一定要處死往日無仇,近日無怨的吳湘呢?這是因為吳湘的叔父吳武陵當年得罪過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兩家是不共戴天的世仇。而李德裕對李紳有提拔再造之恩,所以李紳以權謀私,處心積慮整死吳湘目的就是為了給老領導李德裕報仇。

被稱為憫農詩人的李紳犯了什麼罪?死後被剝奪官爵,世代不得為官

吳湘雖然死了,但事情並沒有完。大中元年,吳湘案再次被人翻出,朝廷經過查證,吳湘系被冤殺。此時雖然李紳已經死亡,但按照唐朝的規定,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剝奪爵位,子孫不得做官,因此,死去的李紳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這位以憫農起家的大詩人,做了官後就以一己私慾,草菅人命,最終讓自己的名聲掃地,還連累了子孫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