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秘闻:中国能否独立赢得抗日战争?这里告诉你答案

当然能赢。有句老话,叫做“外行看武器,内行看后勤”。广义一点,我们可以把后勤也包括工业能力和资源。日本这两方面的情况,意味着全面侵华是取死之道。首先,美苏最多只会做到不武力介入,而不会真的“和日本玩上了”。就地缘政治而言,美国从来不会希望其他地区出现霸主。或者这么说,对于任何一个大国来说,都不会期望其他地区出现出自己以外的霸主。只不过这个问题对于美国更为显著。美国与世界岛(欧亚非大陆)相隔甚远,施加影响力的能力有限。如果一个地区出现了霸主,那么美国往往就难以向这个区域施加影响力,也更无从获取利益了。日本在东亚的扩张,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是对美国不利的。美国早在1930年代,就有系统的针对日本的战争方案(橙色作战计划)。

抗日战争秘闻:中国能否独立赢得抗日战争?这里告诉你答案

尤其要考虑到,美国在东南亚有着巨大的利益存在,如果允许日本在东亚肆意发展,那么日本的军力就可能阻断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这无疑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即便美国的孤立主义占了上风,而不介入中日战争,它也不会和日本走到一起去。对日禁运是必然的。欧洲国家也是这个道理。有人说日本不打美国,美国就会乐于坐收渔利,不断向日本出售其亟需的战略物资。这种说法是无视历史。历史上美国在珍珠港之前不但已经对日禁运,而且要求日本退出中国。对于苏联来说,这就更不可能了。日本和苏联接壤。而且是和苏联脆弱的远东地区接壤。苏联早在1920年代初期就积极影响中国的军事和政治,试图排除日本。这就是为什么苏联会援助孙中山。早在1920年代就积极压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苏联,有可能在1930年代支持日本侵华么?苏联即便不出兵,也会向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所以,不要把历史上各大国的态度当成一种偶然,在各国思路的背后是深刻的地缘政治。另一方面,日本全面侵华有三大严重缺陷:

抗日战争秘闻:中国能否独立赢得抗日战争?这里告诉你答案

1. 没有预先的全盘规划,作战行动缺乏系统性。

2. 缺乏足够的资源来遂行长期的总体战。

3.缺乏对于现代民族主义的认识。全面侵华的开始,是明显的“下克上”的结果。

日军在此之前缺乏统一的战争规划。对于具体的进军路线、所需的资源、人力等问题,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因此,整个战争过程非常混乱,没有一个全盘规划。这个问题,在小的战争中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征服中国这么一个巨大的问题来说,就是致命的。它意味着日本在一开始并没有真的做好征服中国的全面准备。日本之前总是把与中国过往的战争当成一种合理的预期。尤其是在东北的案例。发动战争的人以为这是一栋破房子,在门前踹一脚,整个房子就倒了。遗憾的是,这房子虽然很破,但也有上万个平方米,日本如何卖力的踹,也是倒不了的。对于发动一场战争来说,你永远可以选择你希望的方式来发动,但往往不能按照你期望的方式结束。保证一个稳妥的结局,是所有战略家的梦想。而就当年的日本来说,基本上没有人具备“战略家”的资格,顶多只是赌徒。

抗日战争秘闻:中国能否独立赢得抗日战争?这里告诉你答案

日本侵华爆发出来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资源。从资金到石油、橡胶,再到人力。日本没有一项不缺的。历史上日本袭击珍珠港,是因为他们计划攻占东南亚,他们知道一旦向东南亚动手,就等同于与欧美开战。那里是欧美的殖民地。与其等到强大的美军来找自己的麻烦,还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而之所以要攻占东南亚,是因为全面侵华已经导致日本资源全面紧缺,经济濒临崩溃。对于日本当时的南下方案,有一个成语可以说再贴切不过了——饮鸩止渴。因此,日本当时其实是处在一个进退维谷的位置。要么,攻占东南亚,获取必要的资源,但是必然与欧美开战。要么,尽快结束中国战事。在1941年末的情况看,想要短时间内打败国府,这是不现实的。

抗日战争秘闻:中国能否独立赢得抗日战争?这里告诉你答案

日本需要更多的军队,更多的武器,更多的军费。而这一切都是日本无力支付的。所以,要结束中国战事,只能与国府妥协。我们都很清楚这样一个情况。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本来要和你拼个你死我活,忽然改主意了,过来找你谈判,说:过去我抢你的,都归我了,咱们别打了行不?会有几个正常人选择妥协呢?所以,即便日本人想要在维护自己已有利益的条件下进行妥协,从策略角度讲国府也绝不会接受。国府的合法性严重依赖于它对中国利益的维护。如果它不想把所有国民推向延安,那么当然不能选择把日占区全部割让给日本。反过来,日本一边,更是不可能把吃下去的再吐出来,尤其是考虑到当时日本国内狂热的战争情绪和不切实际的思想潮流。

抗日战争秘闻:中国能否独立赢得抗日战争?这里告诉你答案

​所以日本必然走向一个苦涩的失败。要么,如历史上一样,打珍珠港,被美国人打败。要么,惨淡经营中国战事,被国共前后夹击,承受恐怖的战争伤亡,最终由于无法在经济和人力上维持战争而选择以极度不利的条件进行妥协。已经吃下肚子十几年的东三省恐怕都保不住。再者,日本完全低估了现代民族主义的威力,以为能够和满清一样轻松占领。占领南京以后居然不做安抚,还搞大屠杀。这是彻底把中国国民往自己的对立面推。可以说完全是“不作死也会死,但是做了死就死得更惨”的典型。最后再说一下持久战的问题。蒋的持久战和毛的持久战是完全不同的。蒋的持久战,说白了是层层防守,直到外国介入。可以说,蒋从一开始就不认为中国能单独战胜日本,而是寄希望于欧美武装干涉。毛的持久战则是说利用中国辽阔的国土和巨量人口,从人力和物资上拖垮日本。在毛之前,提持久战这个名词的人很多。但是他第一次说清楚了中国怎样才能够单独战胜日本。这就是为什么在历史上毛的《论持久战》会那么出名。至于所谓蒋百里的持久战,我到目前还没看到有人提出可靠的出处。《国防论》我通读了一遍,没看到有任何有关对日持久战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