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散讲」17、少了孔子的中国哲学史应该怎么写

文/老九


毋庸置疑,老九之所以能把孔子撵出哲学家的队伍,是因为孔子只提供了一些训诫或者叫观点,并没有提供方法论。建议所有想反对老九的人,最好从这个方面下手,不然只怕难有斩获。当然,想下手和下得了手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是题外话,不说也罢。

由于我们所认识的孔子只是典籍呈现给我们的孔子,所以断言孔子确实没有方法论也许不够公平。毕竟,孔子没有自己的著作,《论语》又是语录体——他没有一个像柏拉图那样详细记录老师论证过程的学生——所以我们事实上无从知晓孔子是怎么得出自己那些观点的。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以前说过,据记载老莱子倒是写了书的,可是既然他的书已经亡佚了,他也就只能落得个连争论是否该把他写进哲学史都没必要的资格。他又该向谁去喊冤呢?所以我们对他们的出局表示同情和遗憾也就够了,没必要过于感情用事。

不过,不承认孔子的哲学家身份,是一个将影响到如何编写中国哲学史的大事。一定会有不少人担心少了孔子很多事情要说不清楚,但如果把孔子作为一种背景,甚或说,把整个儒教传统作为中国哲学的背景,就像耶稣和基督教在西方哲学史中的背景作用一样,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没准还能写出一部更为恰当的中国哲学史来。

虽然跟把孔子清除出哲学家队伍的激烈言论相对立,一定会有那么一种反对论调,试图让孔子能够在中国哲学史中继续占据一席之地,但这种论调只是一种论调而已,是一种参考和借鉴,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必须解决好如何编写少了孔子的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就要重新考量对孔子的评价。

历来的哲学史家一直在使用一种把思想等同于哲学的定义。这种定义其实是把老木匠的口诀也囊括进来了。他们没想明白,既然他们不接受“尺变寸,加六成”是哲学,那么又是根据什么接受“刚毅木讷近于仁”的呢?可见,如果不是有这样一种糊涂的定义,孔子早就被清理出局了。

好吧,我不说的这么刺耳,退一步说:既然把孔子看作哲学家是成法,那么在受到质疑的时候该不该重新考虑其合法性?该不该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坚持一定要把孔子包含在中国哲学史中?

「老九散讲」17、少了孔子的中国哲学史应该怎么写

曲阜孔庙大成殿

西方哲学有两条根,一条是源于古希腊的哲学传统,另一条是源于基督教的宗教传统。翻开各种版本的西方哲学史看看,耶稣在其中所占的篇幅都是少之又少的,甚至有的作者对他提都不提,而且不同的作者采取了同一个态度,那就是没有一个人给他安上哲学家的头衔。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基督教的创始人把法赛利人字义上的正义概念转化成精神上的正义理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爱戴和崇拜上帝着眼,而不是出于恐惧。在他看来,心地纯净比表面上遵守规定的条文和礼仪更为有益;内在的精神比外在的形式更有价值。要想得救只有一途,就是摆脱邪恶的激情、嫉妒、愤怒、憎恨和报复;甚至要原谅嫌恶自己的人,因为蒙冤胜于犯错。仁爱和宽恕取憎恨和报复而代之,人要爱邻如己,而人人都是与他为邻的。”

上面这段话摘自弗兰克·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在这部极负盛名的著作中,“基督教的创始人”、圣子、死而复生的救世主、与圣父和圣灵在本体上一般无二的耶稣,仅仅获得了这不足两百字的介绍。

必须看到,这并不意味着对基督教影响的忽视,事实上也没有谁敢于忽视基督教对西方哲学史的影响,因为那将犯下不可饶恕的学术错误。但是对耶稣的介绍这么多也就足够了。毕竟耶稣也只不过是留下了一些原则,或者说训诫而已,这一点跟孔子差不多。

基督徒们并没有认为这是对耶稣的冒犯,也没有人认为欧洲的哲学史将因此没法叙述。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孔子的地位顶多与耶稣相当,绝不会高过耶稣去,可为什么基督徒允许他们的哲学史这样处理耶稣,而我们中国人就一定要认为中国哲学史少了孔子不行呢?是他们错了吗?还是我们受到了一种思维惯性的左右?我们确信没有高估孔子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吗?

耶稣是一个很好的、足够醒目的参考,明智的、秉持学术态度的人应该能领会这个意思。老九早在散讲刚开始还在讲六祖慧能的时候就已经宣布过,不管别人秉持什么态度——习惯、传统、道统,或者莫名其妙的为尊者讳——我的散讲将走学术道路,以前走,现在走,将来还要走。因而,出于习惯、出于传统、出于道统或者仅仅是出于识时务的陈词滥调,在这里都没有必要讨论了。

「老九散讲」17、少了孔子的中国哲学史应该怎么写

本来到这里该结束这一期了,但结束之前还要再抄点书,是邓晓芒在《哲学史方法论》里的话:

“‘法’就是你对‘哲学’的定义。你把这个法定得最宽,我们可以说一切人都有哲学,哲学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如果按这个哲学定义来说,中国当然有哲学。

“但是,范围缩小一点,中国人有哲学,那么越南人就没有自己的哲学,朝鲜人就没有自己的哲学,他们有点哲学都是从中国拿去的。日本人就没有哲学,日本人当然后来有了武士道,然后跟中国的哲学融合为一体,他们有他们的神道教、宗教哲学。蒙古人有没有哲学?他们当然都受中国哲学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中国有哲学而周边那些当时的落后民族没有哲学。这就把哲学的概念更加收缩了一点。

“但是他们也可以反驳,我们怎么没有哲学呀,我们彝族人,我们白族人,也有我们的哲学呀。你看我们古代象形文字里面,包含多少哲学思想啊。他们也可以这样说。但是对汉人来说,那个不叫哲学。跟我们的程朱理学,跟阳明心学比一比,那算什么?那就是我们把这个界限更加缩小了一点。这就把古代周边落后民族的文明排除在外了。

“但是如果把这个哲学定义更缩小一点,把它理解为西方人讲的‘爱智慧’,那中国是没有爱智慧。中国的智慧都是用的,用来做别的用的。”

抄这些话有三个目的:第一,借邓教授口语式的文字(这是根据邓晓芒讲课录音整理的,所以很口语化)为前几期做一个补充和总结;第二,为了表明在中国有没有“爱智慧”的问题上,除了老九这样的意见之外,还有像邓教授那样的意见;第三,再一次强调定义,也就是形式逻辑的重要性,并且为下一期谈辩证法引一个话头。

数年前,网上有一篇反辩证法的文章特别火,叫《如何用辩证法放屁》。在这篇文章里,放屁是好是坏被“教授”玩得滴流乱转。我相信,只要他愿意,他也一定会把哲学的定义玩得滴流乱转,所用的手法跟玩放屁一样,就是违反形式逻辑。

下一期老九就要说说这篇极具迷惑性的、不懂装懂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去网上搜索一下读读。

「老九散讲」17、少了孔子的中国哲学史应该怎么写

—— 未完待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