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憋不住”可不是衰老常態

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人在衰老的過程中,各器官功能都會出現退化,泌尿系統也不例外,與“排尿”相關的疾病驟增。排尿問題給正常的生活、工作、社交帶來了很多煩擾。

小便“憋不住”可不是衰老常態

排尿功能障礙與多種疾病有關

排尿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僅和泌尿系統有關,而且和其他器官也有關係,如心臟、大腦、內分泌系統等。因此,對於排尿問題,不能只把眼睛盯著“下面”,一定要有全局觀。

排尿功能障礙相關的疾病非常多,症狀表現也比較複雜。通俗的說,有三大類:憋不住、尿不盡(或尿不出)、睡不好。

“憋不住”包括尿頻、尿急、尿失禁,可發生在各年齡段,常見原因為膀胱過度活動症及壓力性尿失禁;“尿不盡”的症狀為排尿困難,男性偏多,常見病因有前列腺增生、膀胱功能低下、糖尿病、中風、帕金森等神經系統疾病;“睡不好”的主要原因為夜尿多,老年人常見,常見病因則為夜尿症。

膀胱過度活動症: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

膀胱過度活動症發病非常普遍,40歲以上者每10個人當中就有1個,而且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

壓力性尿失禁:大笑、咳嗽等會漏尿

除此之外,“憋不住”還有一種情況叫“壓力性尿失禁”。當腹壓增高的時候,例如大笑、咳嗽、打噴嚏、跳舞就出現漏尿,這種情況與盆底肌肉鬆弛及生育有關,在中老年女性中發病率非常高,對生活質量影響很大。

對於此類患者,如果漏尿不多,可以通過盆底肌肉訓練的方法進行康復;漏尿比較嚴重時,可通過“尿道中段無張力懸吊術”微創手術解決問題,效果好,恢復快,且沒有明顯的傷口。

發現排尿障礙要及時就醫

正常人排尿次數是白天6~7次,晚上0~1次。生活中,不僅僅要留意自己的排尿有沒有問題,也要注意關心下身邊的家人有沒有這些跡象:不願意出去逛街或者坐車旅遊,怕找不到廁所;晚上頻繁起床上廁所,睡眠不好;上廁所時間特別長,等很久才能尿出來;尿完褲子經常溼溼的,或者經常漏尿,身上有異味;擔心咳嗽、打噴嚏或者跳廣場舞會漏尿;不大願意和人交往;等。如果發現有此類情況,應及早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