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中煉心,世俗事修性!(收藏常讀)

世間無處不是紅塵,有人的地方即是紅塵,沒有人能真正徹底地擺脫。


我們每個人都是《紅樓夢》裡的那一塊石頭,掉到紅塵裡面去,都要歷經劫難。


入世,出世,每個人都要在紅塵裡面歷劫。


周國平說:"玩世是入世者的出世法,懷著生命的憂患意識逍遙世外;適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懷著大化的超脫心境享受人生。"

紅塵中煉心,世俗事修性!(收藏常讀)



王陽明的一生是積極入世的,讀書、講學、做官、平叛……但是他在做這些事功的同時,又能"不動心",非常超然灑脫。


王陽明說:"吾儒養心,未嘗離卻事物,只順其天則自然,就是功夫。"


意思是:我們儒家中人,修身養性並沒有離開平常的事物,不用刻意尋找,只需順著自然的規律,保持一種自然而然的心態,這就是功夫。

紅塵中煉心,世俗事修性!(收藏常讀)



"未嘗離卻事物",這是入世的行動;"順其天則自然",這是出世的心境。


王陽明的心學是以出世的心態,做著入世的學問。


隱居,是古人暫避塵囂、遠離紅塵的一種方式,其中又有"身隱""心隱"的不同。


小隱,隱於山林;中隱,隱於鬧市;大隱,隱於朝庭;高人,隱於自心。


王陽明說自己是"吏隱",就是隱居於官場,隱居於鬧市,這種"隱"的態度,就是王陽明的出世心。


"大隱,隱於朝",真正出世的人不需要藏起來,躲是躲不過的,面對才是正道,無論身處何方,內心都是安靜和強大的,一個安靜而又強大的人怎麼會沒有收穫。

紅塵中煉心,世俗事修性!(收藏常讀)


"高人,隱於心",根本不需要與世隔絕,而是內心世界已足夠強大,從而讓俗世在他眼裡都變得雲淡風輕,不值一提。


紅塵中煉心,世俗事修性。修煉不是在廟宇,而是在鬧世裡。


修行到了極致,只是一個正常的人,一顆平常心!


走出自我的困守,放下那些脆弱的驕傲,看盡世俗煙火,嚐遍人情冷暖,最終要抵達的出口,是內心的看透。

紅塵中煉心,世俗事修性!(收藏常讀)

王陽明說:"樂是心之本體。"



幸福快樂才是人生的根本,王陽明的心學不是禁慾哲學,而是強調人的入世,要保持追求幸福快樂的天性。


在人世的各種快樂中,王陽明尤其注重親情之樂和山水之樂。


王陽明認為,"愛親"是人的良知良能。


他早年在陽明洞修道時,曾經產生"離世遠去"的念頭,但是始終難以割捨對祖母、父親的思念之情。


最終他認識到對親人的愛是植根於人的本性之中的,在嬰幼兒時期就產生了,是人最基本的自然情感。


王陽明正是在對人倫親情的念念不忘中體驗著人類最本真的幸福快樂,正是對親情的眷念和責任,使他內心充實,有所寄託,有所滿足,從而珍惜生命,樂於追求人生存在的價值。


王陽明說:"明月清風不用錢。"


在明月清風中,王陽明悟出一顆空靈心,在與大自然的交融中,從山水中感悟到自然的生生不息,體驗超然自得的人生樂趣。

藉助山水之靈,人在其中體悟大道,人的命運得以峰迴路轉,人與自然共生。


歡喜一簾幽夢,慈悲萬丈紅塵,人的使命就是是在塵世中獲得幸福!

紅塵中煉心,世俗事修性!(收藏常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