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朝圣之法雷寺

五台山朝圣之法雷寺

法雷寺概况

法雷寺,是山西省五台山西台顶的一座寺院。法雷寺,创建于隋代,内供狮子文殊像。唐开成五年时,台顶中心有四间龙堂,置文殊像。明代,法聚和尚予以重修。清咸丰年间,源修法师等又建石窑洞数间。民国十二年,寺院改建成一处四合院,南北二殿为石窑洞,东西配房为木构建筑,一九四七年,这些木构建筑全部被拆,仅存窑洞八间,一九八六年美籍华人寿治和尚投资重修了法雷寺及台顶的舍利塔。

西台,为五台山的五座台顶之一,以「月坠峰巅,俨若悬镜」,亦名挂月峰,海拔两千七百七十三米。

五台山朝圣之法雷寺

法雷寺名字的由来

法谓五台山佛教的教理教义,雷谓自然界之雷声。法雷是一种比喻,形容佛法如震雷,能使众生觉醒。五台山佛教宣称,文殊菩萨演教说法的时候,就象天空中爆响春霄,声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生之物,都如冬眠之动、植物,纷纷觉醒,归依佛法。法雷寺名,即取此意。《清凉山志》转引《古传》说:“隋文帝开皇元年,下诏,五顶各置寺一所,设文殊像,各度僧三人,令事焚修。”现存法雷寺为明代重修,为五台山石建窑洞。正殿供狮子文殊像,寺内有石塔一座,高约五点五米,寺外有魏文人马迹。晋阳明人西屏诗赞说:“台山远蹑势陵虚,台上商飙不可居。五台山五顶插霄皆嵘嶙,万林蔽日总扶疏。旧闻胜噪风光异,今觉闲游怀抱舒。遍历峰巅望西极,恍疑天近地无余。”

走进西台法雷寺

法雷寺现有建筑有后大殿和文殊塔。后大殿面阔五间,为木构和钢筋水泥相合而成的混合型建筑;文殊塔与后大殿为同期建筑,内供狮子文殊菩萨像一尊。顺中轴线走,两座雄狮守护着天王殿。

五台山朝圣之法雷寺

在法雷寺东北还矗立着一座白色石砌舍利塔。舍利塔塔底为束腰须弥座,上另置一束莲花宝座,承托着瓮形覆钵,钵上为方形石质剎座,上又为由十三相轮剎身和宝盖,小型喇嘛塔组成的剎顶。此塔塔座高大,约为塔体通高之半,塔身细瘦,顶部修长。通观此塔,底部敦厚稳重,塔身俊秀美观,在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的西台可谓是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的一道风景。

五台山朝圣之法雷寺

穿过天王殿便是狮子吼文殊殿。西台顶狮子吼文殊菩萨,狮子威烈刚猛,为兽中之王。在佛教中,它欲充当了文殊菩萨坐骑,强烈地反映出文殊菩萨的智慧勇猛。西台狮子文殊勇猛精进。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左手持青莲华,右手执宝剑,常骑狮子出入,既青年,又威猛,却是无量诸佛母,一切菩萨师。因其出生时,家族中出现十种瑞相,因名妙吉祥。又文殊菩萨,古佛再来,了了见佛性,因名妙德。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言:“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五台山朝圣之法雷寺

文殊殿后是供灯房,绕过供灯房便是卧佛殿

五台山朝圣之法雷寺

法雷寺北有个天然水池,直径约10米。池北有泉,长、宽各约1.5米。

五台山朝圣之法雷寺

民间传说

西台顶上有一块方平整洁的大石头,形同茶几,叫“二圣对谈石”。相传在唐代,有人望见两位老者坐谈石上,但当走过去的时候,却见二老脚踩祥云,飘然而去。

据传,这二位老者是文殊菩萨和金粟如来的化身。西台东北侧有一个水池,叫“文殊洗钵池”。相传,古时有个名叫明信的僧人,出身富家,初到山顶出家,过不惯淡斋素食的生活,偷偷克扣了几两香客布施的碎银,到山下台怀镇美美吃了一顿酒肉,当他返回走到那个水池边时,忽见一位老妇人正在洗饭钵,便问道:“请问从何而来?”老妇答道:“西台法雷。”“我就是法雷寺的,怎么没见过你?”老妇哭笑说:“你见我,我见你,你不见我我见你;你寻我,我寻你,你不寻我我寻你。”明信奇怪地问:“你寻我为何?”“寻你洗钵。”为什么要洗钵?”“你钵内有垢啊!心不正,损功德,二两白银一两铁。”明信听了不敢多言,径直走回僧舍,打开自己的包袱一有,剩留的二两白银果真变成了生铁。原来那妇人是文殊菩萨显圣。从此,水池便被称为文殊洗钵池。西台东侧有一巨石伸出悬崖。状似牛心,故名牛心石。石下是著名的雷电区,逢雷雨天,闪电如火蛇常常从牛心石下的空凹处穿过,将避雨的牛击倒。游人来此探奇还当引以为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