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我的‘初心’和‘使命’很简单,就是带领东华社区的老百姓尽早过上好日子。”腾冲市界头镇市乡两级人大代表、东华社区党总支书记熊在勐扎根基层十八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他带领村委班子走村进寨走访了解群众的诉求,共同分析谋划村子的出路,把收集到每一个诉求、每一条建议都深深的刻在心里,“我们要把大家的这些愿望和诉求变成现实,一届不成、二届、三届……”正是这么一位“老代表”、“土村官”,却常常语出惊人,群众戏称:“熊氏语录。”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熊氏语录”一

要致富先修路,干经济就必须先得把交通搞顺畅了。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在2007年以前,东华社区交通道路、组内道路98%的都为土路,两侧没有排水沟,晴通雨阻,村里的东西运不出去,外面的东西进不来,严重影响了的群众生产生活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同年4月熊在勐担任东华社区党总支书记后,就把解决“路”的问题摆上了日程,“2000年,我担任寺二村民小组小组长的时候,群众反映最多就是路的问题,这也是制约我们东华社区发展的关键问题,现在国家关心农村发展,各种政策、项目、资金也多,只要我们更加积极主动些,就能帮群众把这条路修通了。”熊在勐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一方面他把群众的诉求整理成意见建议反映到市乡两级,引起上级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他带领村委班子向外跑项目、跑资金,对内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不等不靠自筹资金,积极解决项目落地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在各级关心支持下,历时10余年打通了东华社区主大路5.41公里;硬化了官家寨至宝华山5.54公里水泥路;东川路窑上至半坡3.25公里泊油路;完成16个村民小组组内道路的硬化,硬化率达到72.7%。

“熊氏语录”二

靠水吃水,靠山吃山,东华社区要发展离不开脚下的土地。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东华社区有农户818户,3569人,耕地面积4509亩,其中水田4317亩,旱地192亩,林地面积26561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传统村落。村子如何才能发展?群众的钱袋如何才能鼓起来?熊在勐带领村委班子一起深入分析、调研后,得出东华社区要发展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首先实施“饱肚子”工程,继续发展油菜、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业,让群众不愁吃。其次实施“钱袋子”工程,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烤烟产业,2017年全村共种植烤烟2550亩,实现烟农收入1340万元;鼓励群众延续好小锅酒酿造、柿子饼制作、泡木瓜、泡辣椒、油鸡枞这些古手艺;建立防震减灾观测点2个,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第三,实施“代步子”工程,将3900余亩农田高标准改造完成,“一横七纵”35.21公里的机耕路及三面沟进度达到75.1%,改变了以前“人挑马驮”的现状,极大的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以前,每到秋收的时候,全家都要出动,靠脚走靠肩挑,一担一担把粮食运回来家,现在车直接开到田里,省时省力效率高,这是以前不敢想也想不到的。”东华社区的一名群众说。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第四实施“摘帽子”工程, 2014年东华社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如何让这些群众摘掉贫困这顶帽子,实现共同致富,是摆在熊在勐和村委班子眼前亟待完成的一项大工程,为此,他们按照市乡两级的部署,认真分析每一位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致贫原因,科学制定脱贫计划和措施,截止2017年,全村进行危房改造200余户;有12户贫困户实现了“摘帽子”。2017年末,全村实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887元。望着广袤的农田,熊在勐深情地说“我们所有的希望都在这片土地上。”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熊氏语录”三

口袋里有钱了,脑袋也不能穷。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物质贫、贫三年;精神贫、贫三代”。 为了让群众彻底拔掉“穷”根,熊在勐带领村委班子扎实开展工作,把“乡风美”作为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首先从完善村规民约入手,坚持自治与德治相结合,把勤俭节约之风、孝老爱亲之风、邻里和善之风等纳入村规民约中,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打破陈规陋习。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其次从教育引导入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先后建成学校教学楼1栋、师生食堂1栋、综合楼1栋、师生宿舍楼1栋及附属设施,卫生所建设占地241㎡的综合诊所;通过村民会、党员大会、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文艺演出、读书活动等形式,推动文明新风入脑入心。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第三从乡风文明入手,加强文化娱乐场所建设,投资85万余元,建成侯家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2016年,在没有资金、项目的支持的情况下,熊在勐和村委班子带领寺山村民小组每户自筹5000元,建成腾冲市第一家骨灰寄存堂,占地2亩,建筑面积190平方米,统一设有仪式祭拜、焚烧纸钱用品等区域,现在寺山村民小组死者入葬率达100%。在受熊在勐带头作用影响下,汪家营村民小组也自发建成了占地5.8亩的骨灰公墓。2017年开始,骨灰堂、公墓面向全村开,2018年东华社区划为界头镇三个火葬区,从前几年一直以来,东华社区火化率在全镇乃至全市名列前茅;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摘除违章建筑、移风易俗等专项整治活动,引导群众合理规划建设、自觉维护村容村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形成健康风气和良好生活氛围。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熊氏语录”四

大家都看着我呢,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选我当代表、当干部,就是希望我呢为他们建言献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我怎么能让他们失望呢。” 熊在勐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带领村委班子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严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不分亲疏,一碗水端平;带头先行先试各项工作,把“村”当“家”来看待来“经营”,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爱戴和信任。 2016年11月,熊在勐的老父亲不幸去世,他顶住了来自家人、亲戚和邻舍的压力,秉承丧事简办的新风,不收礼、不请客,不用乐队,不放鞭炮,不要花圈,默默地把骨灰送到东华骨灰堂安葬。“从骨灰堂规划设计到建成管理,父亲都给予我了最大帮助和鼓励,逝世后葬入骨灰堂也是父亲的遗愿,我知道他是在支持我的工作,用行动转变群众的旧观念。”“我希望从我们这一代开始,东华社区就要实现厚养薄葬,除了丧事以外,孩子们结婚、生娃也要简简单单的,不搞那些花架子。” 熊在勐充满希望的说。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腾冲一个村官的语录:大家都看着我呢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一个村的变化,离不开党支部,一个村的发展,少不了支部书记。熊在勐积极投身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理念,践行了党员身先士卒的责任和担当,相信有了这么一位好代表、好干部,东华社区的明天会更美好。

文:杨清敏

图:高登泽 田丽华 东华村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