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最近有網友提問,說經常感覺到工作壓力大,生活沒有勁頭,為此感到很焦慮,問應該怎樣解決。

“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 ▼ ▼

其實啊,工作壓力大是很正常的事,我們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壓力大的時候,特別是在工作中。

還記得讓大家排成長隊購買的“喪茶”嗎?

主打:一事無成奶綠、碌碌無為紅茶、依舊單身綠茶、想死沒勇氣馬奇朵、沒錢整容奶昔、瘦不下去果茶、前男友越活越好奶茶、加班到死也沒錢咖啡、公司都是比你年輕女大學生果汁。

“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這就是喪文化的時代,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

在“文藝”、“正能量”、“小確幸”的之後,喪文化成了互聯網上潮流似的標籤。

當然,還有葛大爺的“葛優癱”。

“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之所以現在佛系文化,喪文化這麼流行。

有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大家工作生活壓力太大,產生了消極和悲觀的情緒。

為了消解這種消極情緒,大家才創造出這種共鳴似的文化,來安慰和釋放自己。

因為我們害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報,彷彿,只有什麼都不做才是安全的。

▼ ▼ ▼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什麼都不做就能讓我們的焦慮好一些嗎?

喪文化讓我們洞悉和受困於自身的無能,是一種防禦性的自我保護。

但是,長時間的防禦性悲觀,會降低自己的人生目標,沉迷於自己能力不足的假想中,止步不前。

“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與喪文化相反的,還有“雞湯”文化。

我們反感的“雞湯”文化,是用各種不知是否真實的例子,來鼓勵別人。

不考慮每個人的特殊性,會給一些聽起來非常勵志,但是做起來未必靠譜的建議。

在不瞭解個人情況下,沒有人能夠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為你制定一套成功的路徑。

總之一句話,雞湯是挺好喝,但是我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勺”啊!。

“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 ▼ ▼

人不能永遠沉浸在“喪文化”,或者“雞湯文化”當中,早晚有一天要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到時候,醒過來的你,看到了依舊沒有處理好的工作和生活。

焦慮和壓力會重新回到我們身上,想要有效的緩解壓力做好工作,還是需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工作壓力大,往往是因為工作的挑戰超出了我們能力和精力的範疇。

我們需要調整的一個觀念是,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而不是持續的糾纏在負面情緒中。

“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很多時候,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壓力上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便開始胡思亂想,編糟糕的故事給我們聽。

也許從一件很小的不如意,就聯想到了以後很大的危機。這是很不好的思維習慣。

所以,想要緩解這種焦慮,我們需要做兩件事。

▼ ▼ ▼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抽時間有意識的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把工作中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專注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缺什麼補什麼,哪裡不足,就學習哪裡。

“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只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多思考多實踐,更多學習和增長見識。

把原本焦慮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提高工作能力上。

等再回到自己的工作中時,能力提升了,困難自然就變小了,工作做起來會更加輕鬆,壓力自然就小多了。

▼ ▼ ▼

第二點,就是找到可以幫助自己釋放壓力的方法。

每個人釋放壓力的方式都不一樣,我們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或許是做足療,或許是多聽一聽音樂,找朋友聊聊天,喝喝茶。

哪怕是用冥想的方式,讓自己暫時放空頭腦,也可以緩解壓力,重獲輕鬆的心態。

“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 ▼ ▼

總之,當面臨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時。

我們需要幫助和鼓勵自己,儘快從負面情緒中出來。

去做點讓你開心的事,讓自己動起來,我們便不會困在壓力之中。

當你動起來的時候,負面的能量就轉化了,你的狀態會好起來。

“喪”和“雞湯”都治不好你的焦慮,但你自己可以

要知道,焦慮和壓力並不是壞事。

當它們來臨時,你需要的不是“喪”,也不是“雞湯”,而是自己心態的轉變。

我們要學會與壓力做朋友,而不是做敵人,這樣才能最好的處理情緒,讓生活工作狀態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