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與捷克軍火工業的混血:即使脆皮也能反坦克的一號坦克殲擊車

德國與捷克軍火工業的混血:即使脆皮也能反坦克的一號坦克殲擊車

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場人類歷史上最殘酷戰爭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希特勒又為何會對猶太人如此仇恨?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戰爭中的啟示與實錄......


▼▼▼

1930年代中後期,各國都開始了新一輪的裝甲兵探索與研究。而後起之秀的德國人在英法的綏靖政策下接連“收復”了萊茵蘭,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相比前兩者,捷克斯洛伐克這個二戰中德國軍火的又一重要來源地可以說是幫了希特勒的大忙;成批成批的“捷克造”武器被德國人從捷克軍火庫中提取出來,用在各條戰線上。當然這種情況的出現,只能說明德國人自己本國武器的嚴重不足罷了。

德國與捷克軍火工業的混血:即使脆皮也能反坦克的一號坦克殲擊車

▲現藏於西班牙軍事博物館內的一號A型坦克。這款落後的坦克甚至被用在了1939-1940年代德國人對英法的西線作戰之中。在實戰中,這款被譽為“克虜伯跑車”的雙機槍脆皮根本無法對法軍的索瑪,夏爾系列坦克構成絲毫威脅!

德國與捷克軍火工業的混血:即使脆皮也能反坦克的一號坦克殲擊車

▲美國博物館中的一門捷克造47毫米Vz.38型反坦克炮(德軍編號為47mmPak(t),t的縮寫乃是德語“捷克”的意思)這款武器原本計劃在1938年德捷危機時部署到邊境線上去對付成群而來的一號脆皮車,可捷克政府卻莫名奇妙的在慕尼黑會議中被英法賣了隊友。而這些反坦克炮也就毫無任何作為的落入了德軍手中,在1940-1941年那個極度缺乏反坦克火力的時,德國人想到的就是它來擋住洶湧而來的敵軍坦克潮。

可以說,也正是前線的需要才誕生了“一號坦克殲擊車”這樣奇特的輕型坦克殲擊車:它的車組有3人。總重不過6.4噸,相比較後來發展的追獵者,獵豹,獵虎之流的“怪物”,車體最大的裝甲厚度不過只有14毫米!這個厚度薄到甚至使用大口徑步槍都能將其射穿。當然,德國人本身也沒有生產太多這樣的脆皮。1940-1941年間總共有202輛一號坦克殲擊車下線服役。

德國與捷克軍火工業的混血:即使脆皮也能反坦克的一號坦克殲擊車

▲正在快速行軍的一號坦克殲擊車。這個小傢伙採用的仍然是半封閉的戰鬥室,而車體的後部整個是敞開的,也就是說倘若有一枚手榴彈甚至是燃燒瓶落入車中那整個車組都要完蛋了。這樣的設計在很多後續的德軍坦克殲擊車中都可以看的到

德國與捷克軍火工業的混血:即使脆皮也能反坦克的一號坦克殲擊車

▲一輛一號坦克殲擊車的戰鬥室內部特寫,彈藥通常是擺在原一號坦克車體內部,由於只有3個人,因此車長往往需要同時擔負起炮手的職責開火射擊。

德國與捷克軍火工業的混血:即使脆皮也能反坦克的一號坦克殲擊車

▲行軍在法國鄉間的一隊一號坦克殲擊車。最悲劇的是這款輕型殲擊車由於需要車體來擺放更多炮彈,因此沒有配置機槍來防禦步兵。倘若想要打擊來犯步兵車組成員只能使用MP40衝鋒槍或者瓦爾特手槍來自衛了。

一號坦克殲擊車的服役也可以說是充滿冒險的。在北非,在面對十字軍和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時尚且招架的住。但倘若要是遇到了瑪蒂爾達這樣連37炮都打不穿的怪物,恐怕德國人唯有請出88炮來教訓敵人了。在東線,時常遭遇T-34和KV的頻繁危機,讓這些本來生存率就低下的坦克殲擊車更沒有用武之地。最終,這款殲擊車在1943年全面停止了服役,被德國人扔進了訓練場和報廢處理站之中。

德國與捷克軍火工業的混血:即使脆皮也能反坦克的一號坦克殲擊車

▲1941年攝於西烏克蘭某地的一輛一號坦克殲擊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