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报」段文清:“借牛还牛”摘掉穷“帽子”

「延安日报」段文清:“借牛还牛”摘掉穷“帽子”

延长权威发布 关注民生动态

「延安日报」段文清:“借牛还牛”摘掉穷“帽子”

●段文清正在放牛

段文清今年63岁,由于老伴常年患病,自己没文化又没技术,平日里就靠种地维持全家生活,2015年他被纳入贫困户。

据了解,段家河村一直有养殖肉牛的传统,且大多数农户都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由于养牛成本较高,养殖不当就会赔本,这导致村里的养牛规模一直发展不起来。2017年8月,村上成立了“借牛还牛”合作社,村民只要愿意发展养牛产业,每人可以向合作社“借”一头牛,分4年还清本金。

解决了资金不足难养牛的问题,段文清发展养牛产业的积极性更高了。为了扩大养殖规模,今年3月份,他通过合作社做担保向银行贷款5万元。“我用贷的款买了4头牛,一头牛8400元,由政府贴息,三年后我只需要还清本金就好了。”段文清指着自家的牛算了笔细账,6头牛3年能下12头牛犊,一头牛按8400元卖,一共能收入10万多元;6头老牛,每头按5000元卖,一共能收入3万元。预计养三年牛能收入13万多元,还清贷款后,平均每年纯收入可达到2万元,光景肯定是越过越美。

在段文清的眼里,6头牛就是自己的“宝贝疙瘩”。他得知牛喜欢吃菌草后,把家里原有的4亩玉米地全部改种为菌草。“菌草不仅好贮藏,对牛来说也是上好的饲料。只要牛吃得好,品质自然不会差,准能卖个好价钱。”段文清说,由于牛喜欢吃河边的青草,他坚持每天去沟坝地带放牛。除此之外,为了让牛在冬季有充足的饲料,他还准备在秋季收购一些玉米秆用作饲料储备。

“再精心喂养大半年,今年我的6头牛就能收入2万元哩!”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精心的管理,2017年底,段文清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和“菌草基地+养牛产业”运营模式的带动下,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中共延长县委通讯组

「延安日报」段文清:“借牛还牛”摘掉穷“帽子”联系电话:0911-8614641

长按二维码识别

「延安日报」段文清:“借牛还牛”摘掉穷“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