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高和者眾

古琴也稱“七絃古琴”,或者是“瑤琴”、“玉琴”、“絲桐”,是一種彈撥樂器,更是一種充滿文化內涵的民族樂器。據考證,古琴在我國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二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國務院將其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古琴的來源已無從稽考,只是在古籍中留存古琴的傳說,但它的創制與中華文明之初的帝王有關。《琴操》曰:“伏羲作琴”,而《琴當序》載:“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漢代桓譚《新論》記載:“神農之琴,以純絲做弦,刻桐木為琴。至五帝時,始改為八尺六寸。虞舜改為五絃,文王武王改為七絃。”

在東漢晚期,古琴的形制已被確定。馬王堆三號漢墓曾出土一件漢初的七絃琴,結構簡單,音箱較小,共鳴聲小,尾部為實木,面板無徽位。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古琴形制有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劍式等,且素有“唐圓宋扁”之說,唐琴外形渾厚飽滿,底板隆起;宋琴則透逸勁挺,素淨大氣。目前存世的名琴中,以唐琴、宋琴最為名貴。

古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周朝時,古琴除了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也盛興於民間活動之中。《詩經·周南·關雎》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中則有“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等,說明在周朝時,古琴便是一件流行於民間且受古人喜愛的樂器。

上海古琴斫制技藝傳承人洪崇巖,三十年如一日地潛心研習和斫制古琴,最終成為海派斫琴技藝的一代宗師。在他所有斫制的古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聖遺音琴”、“劍膽琴心”和“無底蕉葉琴”三種款式。

大聖遺音琴 該琴全稱“仿故宮藏神農式大聖遺音琴”,通長120釐米,隱間110釐米,額寬20釐米,肩寬20釐米,尾寬13釐米,厚5.5釐米。琴面為老杉木,琴底為古樟木,雁足和軫子為翡翠,其餘配件均為紫檀,琴背龍池上方銘刻行草“大聖遺音琴”五字琴名,龍池下方銘刻篆體“大印”,龍池兩旁銘刻隸書“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此大聖遺音琴無論形制、尺寸、刻款還是神韻極似原作,且音質純正,將人們觸摸古代名琴的願望變成了現實。

古琴曲高和者眾

劍膽琴心 此琴樣式較為罕見,琴面為古杉木,琴底為古梓木,通長124釐米,隱間110釐米,額寬19釐米,肩寬20.3釐米,尾寬14釐米,厚5.7釐米,這是一把將兵器之君的劍藏納於六藝之首的琴之腹,將琴文化和劍文化融為一體,感受古人攜琴天涯、仗劍行俠的情懷。此琴在琴額部設有容納劍柄和護手的凹槽,琴腹設劍鞘形內腔,收納劍身,絲毫不妨礙琴軫調絃,設計之巧妙,使得原本典雅的古琴增添了豪氣。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琴是六藝之首,劍謂兵器之君,一文一武都是中華民族的燦爛瑰寶。試想一下,當你把琴曲彈到動情處,再拔劍起舞時,是何等的瀟灑、快活和灑脫。

古琴曲高和者眾

無底蕉葉琴 此琴主要以古杉木為材質,配件均為紫檀,通長124釐來,隱間112釐來,額寬17.5釐米,肩寬19釐米,尾寬10釐米,厚5釐米。通常來講,琴是由面板與底板共同構成共鳴箱,底板不僅參與振動,還要反射面板所發出的聲音,龍池、鳳沼、天地柱的比例、位置,嶽山、龍齦上承弦傳導的振動等共同構成科學發聲,如果沒有底板,等於取消了共鳴箱納音系統,要達到理想的古琴聲韻,其製作難度可想而 知。沒有底板的古琴,髹漆後大塊的面板背面,則為後來的藏家、琴家和名家留存了刻款、題字、作詩等再創作的空間。洪崇巖研製的“無底蕉葉琴”,優美的造型、靜潤的音色、精湛的漆藝,堪稱是中華斫琴史上又一高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古琴曲高和者眾

撰文 顧惠康

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