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在沱江支流珠溪河畔连绵苍翠的群峰窄谷之中,坐落着一座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罗泉;它是中国100个千年古镇之一,它没有远近遐迩的名声和穿梭如织的游人,但拥有与它的历史相匹配的人文风光。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五里长街上,别具匠心的明清建筑,展现着精妙技艺;盐神庙内,古朴严整的古建筑,记录着小镇的兴衰;罗泉会议会址里,沉淀的革命文化,鼓舞着后人前行……从秦朝一路走来,小镇的历史慢慢沉淀下来。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盐神庙 道尽井盐兴衰

来到罗泉古镇,一个不得不去的景点便是盐神庙。罗泉被誉为“井盐鼻祖”,以盐业闻名天下,其历史可追溯到秦,后历经汉、三国、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在岁月更替中不断发展,顶峰时期(清同治年间)沿岸“井灶相连、长十里”。1925年,罗泉井盐更是斩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盐神庙,是清雍正七年,由当地盐商们集体出资始建的,也是天下唯一用来纪念盐神管仲的庙宇。庙门两侧对联如是书:“天下第一观,味中居上品。”

庙内正殿、厢房、戏台中,又以清同治七年修建的戏台保持最为完好。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戏楼的屋脊环绕着不同造型的金龙,相传象征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相同。戏楼两侧的斜撑采用镂空雕,其雕刻的人物、图案惟妙惟肖,甚至人物的面部表情也清晰可见。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罗泉井盐兴于此,也衰于此,只留下了默默矗立的盐神庙与群众口耳相传的一个个故事。

罗泉会址 孕育革命文化

1911年6月,为抵制清政府向列强出卖筑路权,四川保路运动同志会成立。当年8月4日,由同盟会会员龙鸣剑、秦载赓发起,召集各路人马,在福音堂召开了“攒堂大会”(后被称为“罗泉会议”)。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灰白相间的会址,造型古朴端庄,沿建筑中轴线,两侧整体建筑完全对称,但有趣的是该建筑每一处线条、图案又与对称的线条、图案完全不同。

会址不远处,有一块抗敌阵亡将士碑,上面刻着“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七七抗战三周年纪念”,落款为“资中县罗泉镇机关法团及全体公民谨竖”。这块显得斑驳的将士碑,同样是罗泉人的骄傲,在保路运动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在救亡图存的抗日战场,罗泉儿女英勇抗战谱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其中,1942年10月,罗泉更是有11名四维中学的女学生赶赴抗战一线,并全部牺牲。

罗泉豆腐 充满特色的地方风味

在当地有“罗泉豆腐甲天下”、“不吃豆腐,枉到罗泉”的说法,所以到罗泉怎能不品尝地道的罗泉豆腐呢?

豆腐包子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豆腐包子,即肉馅夹在豆腐中间,加之烹饪调味,则形成独具罗泉地方特色的美食。

罗泉及周边地区盛产优质黄豆,罗泉豆腐是罗泉人用天然泉水和优质黄豆用石磨磨制经卤水点制而成。2012年4月, “罗泉豆腐”被申报为中国地理保护标志产品。2013年,“罗泉豆腐”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道有文化的佳肴。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罗泉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距离成都市、内江市分别有130公里和80公里左右。

寻一处幽幽的小镇,在春日里体会别样的风情!

资中罗泉,千年文化浸润的古镇

【汇客廰旅行】致力于打造“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旅社群新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