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燕臨死前怒喊8字咒語,秦始皇卻沒當回事,16年後字字應驗!

熟悉歷史的小夥伴對項燕應該也比較瞭解,他是楚國人,而且祖上世代都是將領,因為功勞被封於項,所以項燕的這一支族人就以封地之名為姓,就以項為姓了。

不過到了項燕這一代的時候,天下的大勢發生了鉅變。先前多少代都一直弱小貧窮的秦國忽然在商鞅變法之後,經過幾代君王的勵精圖治,到了嬴政時期,變得十分富強,東方六國不再是他恐懼的對象,而成了他眼中的一塊塊肥肉。秦國逐步屯兵東方六國之勢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勢不可擋。終於,等秦國的嘴巴啃到了楚國這一塊肥肉時,作為楚國的將領,項燕展示了一個軍人的錚錚鐵骨。

在公元前225年,嬴政派遣猛將李信率軍二十萬之眾進攻楚國,一開始,李信和蒙恬分頭進攻,大敗楚軍,不久又攻破了楚國的首都鄢郢,接著李信繼續往西推進,就和蒙恬的大軍實現了會合。

項燕臨死前怒喊8字咒語,秦始皇卻沒當回事,16年後字字應驗!

但是會合之後卻發生了意外,按說此時的秦軍會合之後更猛了,可是卻吃了一次敗仗。因為楚將項燕認為此時的秦軍已經被勝利衝昏頭腦,警惕性和防禦性都降低了,於是率領一支精銳緊隨秦軍其後,急行軍三天三夜,終於得到了一個出戰良機,向李信的軍隊突然發動猛攻。李信的部隊沒有防備,陷入混戰,兩個營被項燕擊破,另有7個都尉級別的將領被斬殺。李信兵敗,狼狽逃走。這大概是有史記載的項燕最得意的一戰。

但是到了第二年,即公元前224年,情況就有點不妙了。怎麼說呢,其實這時候已經不是靠某個人之能力所能扳回的局面了,實在是大勢所趨,天下大勢使然了。上一年,秦始皇在朝會上問誰能滅了楚國,結果名將王翦說得要六十萬兵馬才行,而李信卻說自己只要二十萬就夠了。對於秦始皇而言,戰爭的成本是他必須考慮的,所以他寧可選擇成本低的。當然李信,也不是無名之輩,他也是秦國的名將,所以秦始皇的任命基本是沒問題的,李信最初攻打楚國,戰事也是非常順利的,很快都攻破了楚國的首都。只是結果有點令人意外,誰也沒有想到項燕會來那麼一手。但是經歷過失敗的秦軍,又換了一員作戰經驗和統兵能力更強的人,這一回可不是靠偷襲就能擊退的了。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達到前線的時候,楚國震動,就緊急搞了一次全國動員,徵兵徵糧,奔赴前線,一時間可謂是同仇敵愾、氣氛高漲。作為統兵大將的項燕,帶著士氣高昂的士兵在王翦的大營外叫陣,但是王翦卻高掛免戰牌。任你如何羞辱和謾罵、挑逗,反正秦軍都是大營緊閉。

那麼王翦在幹什麼呢?他下達的命令是,讓將士們每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累了就睡,睡醒就繼續玩。而且王翦自己也率先垂範,陪著士兵們一塊吃飯、玩耍。

這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項燕見無法挑逗王翦出陣作戰,再加上多日觀察,認為此處之秦軍短時間之內可能對楚軍造不成什麼威脅,於是就率主力往東邊走,準備進攻其他地段的秦軍。但是王翦得知後,立即就率領部隊火速追趕,楚軍根本沒有防備到這一招。楚軍遭到突襲,損兵折將、傷亡慘重。但王翦卻令士兵一鼓作氣繼續攻打,一直把楚軍打到蘄縣之南,楚軍死亡、逃竄不計其數。作為楚軍之帥的項燕,見大勢已去,乃拔劍自刎。

項燕之死,在史載中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他是兵敗後,無力迴天,只好自刎。另一種說法則是項燕被王翦圍困,被逼自殺。前一種是主動的,後一種是被逼無奈的。但是不管哪一種,項燕都算是為楚國捐軀了。

項燕臨死前怒喊8字咒語,秦始皇卻沒當回事,16年後字字應驗!

但是項燕在臨死前,或者說在自殺之前,怒喊了一句話,是8個字的詛咒,即“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喊完之後,項燕揮劍自殺。這句詛咒的威力實在是太強大了,但是秦始皇卻沒當回事,導致16年後真的字字應驗。倘若,秦始皇直接滅了項燕這一支家族,那麼16年後就不會有項梁、項羽的橫空出世。

16年後(從項燕死到鉅鹿之戰,中間剛好16年),即公元前208年,此時秦帝國的老闆已經不是嬴政,而是他的兒子胡亥了。因為胡亥在趙高的亂搞之下,引發了天下百姓的不滿,起義不斷,尤其是陳勝吳廣起義,影響極大。於是,秦帝國就派遣大將章邯去平叛。章邯不愧為名將,很快就消滅了陳勝吳廣的起義軍,接著又攻打各地叛亂的諸侯,直到把趙國的反叛老闆圍困在鉅鹿。此時,秦軍的虎狼之師,已經讓各地部隊感到膽怯,不是一戰就敗,就是乾脆直接就躲得遠遠的。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項燕的孫子項羽帶著一支部隊“破釜沉舟”後出現在了戰場上。項羽的大軍和章邯的大軍進行了對決之後,項羽成功擊破章邯之軍。其後,章邯率領的這支秦國唯一的一支精銳,又因趙高的逼迫,竟然選擇投降了項羽,可是投降的結果也沒好到哪裡去,在新安縣,項羽又坑殺了這支秦國降卒,數量高達二十萬之眾。至此,秦國這支部隊的徹底消滅,也基本預示了秦國的必然滅亡。

在此,如果我們回頭再看項燕臨死前怒喊的那8字咒語,似乎字字都應驗了,一點也不差,果然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說它是預言也好,說它是巧合也罷,總之真是夠邪氣的。

項燕臨死前怒喊8字咒語,秦始皇卻沒當回事,16年後字字應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