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時節防病忙,“心病”放在最中央!養生全攻略來啦!

童趣歡樂的6月

也是收穫中孕育新生的好時節

6月6日

就是夏季的第3個節氣

芒種

芒種時節防病忙,“心病”放在最中央!養生全攻略來啦!

芒 種

二十四節氣

芒種忙

麥上場

芒種時節防病忙,“心病”放在最中央!養生全攻略來啦!

芒種宣告盛夏的到來

麥類等作物相繼成熟

每年至此

農民伯伯們格外忙碌

要與時間賽跑

安排好收與種的諸多農事

所以芒種也叫“忙種”

芒種時節防病忙,“心病”放在最中央!養生全攻略來啦!

此時氣溫升高

烈日當空

人們常感覺渾身沒勁

沒有精神

此時

要當心一些疾病的發生

尤其是心臟病

今天

給大家講講芒種養生防病那些事兒

↓↓↓

芒 種

芒種時節防病忙

“心病”放在最中央

芒種是夏季的節氣

此時氣溫升高

空氣潮溼悶熱

人體出汗較多

若不及時補充水分

很容易出現血液濃度上升

誘發心肌梗死猝死

芒種時節防病忙,“心病”放在最中央!養生全攻略來啦!

高溫使人焦躁不安

心火旺盛

且夏季晝長夜短

睡眠質量不高

缺乏休息等

這些都會成為心臟病的誘因

所以要注意保養心臟

對於有心臟病、冠心病的人而言

更應如此

芒 種

天氣炎熱

更要當心“凍”出病來

你瞎說呢吧

天兒這麼熱

怎麼還會“凍”出病呢

看看下面這些你就知道了

01

熱傷風

人大量流汗時或在洗澡後時毛孔張開的情況下,猛然受涼,熱堆積在體內,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趁機入侵導致的熱感冒,被稱為“熱傷風”。

芒種時節防病忙,“心病”放在最中央!養生全攻略來啦!

“熱傷風”主要表現為流涕、鼻塞、打噴嚏,有時還出現發熱、頭痛等,有的人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症狀。

可以適當服用一些藿香正氣水,一日兩次服用,連續服用一週左右,能有效預防。

02

空調病

頭昏、手腳發軟、噴嚏不斷,都是空調病的主要表現。

開空調要注意這些:

1、開空調最好間隔開會兒窗戶,能有效的保證空氣流通,切勿在空調屋裡吸菸。

2、別讓冷風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時也別直接吹冷風。

芒種時節防病忙,“心病”放在最中央!養生全攻略來啦!

3、空調溫度保持在26度左右為宜,切勿溫度過低,還要保持屋內的環境衛生。

芒 種

保健防病

不同的人方法不同哦

芒種的氣候特點是

熱、溼

而夏季要注重養陽和養心

所以這四種體質的人

要特別注意保健方法

01

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的人在消暑的時候,要注意不傷陽氣。

可以吃點豬肝、羊肝、陳皮、荔枝、桂圓、榴蓮、木瓜等。

大汗淋漓時不要直接進空調房或吹電扇,必須換下溼衣,擦乾汗水。

02

溼熱體質

溼熱體質的人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很容易患足癬,因此最好每天用溫水洗腳,洗完腳後擦乾,溼氣大的地方可用電熱風吹3分鐘,勤洗勤換襪子。

可以吃點芹菜、苦瓜、豬肝、羊肝、菊花、陳皮、茶、薏米、紅豆、綠豆等。

03

痰溼體質

痰溼體質的人容易出現疲乏困倦,故需保證睡眠時間,做到生活起居有規律,按時入睡,中午小憩。午睡時間以少為宜,20分鐘-1小時即可。

可以吃些紅豆、薏米、冬瓜、茯苓、黃豆、蠶豆、荔枝、桃子、櫻桃、芒果、桑椹等。

04

特稟體質

特癝體質的人也需注意除溼,同時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使氣機通暢。

飲食要清淡,可以吃些薏米、紅豆、茯苓等祛溼的食物。

芒 種

芒種時節怎麼吃?

兩粥一湯助你度夏

這個時節

飲食講究清淡自然

適宜清補

芒種時節防病忙,“心病”放在最中央!養生全攻略來啦!

給大家推薦一些

適宜此時吃的食物

快為家人記下來

水果:檸檬、葡萄、番茄、菠蘿、芒果、獼猴桃等。

蔬菜:冬瓜、芹菜、苦瓜等。

肉:鴨肉、泥鰍、豬肝、羊肝等。

最後

送你“度夏”終極大招

快收好

芒種時節防病忙,“心病”放在最中央!養生全攻略來啦!

絲瓜粥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通絡潤肌膚。

材料:選鮮絲瓜1條,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鮮絲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乾淨備用,將粳米放入鍋內,鮮絲瓜切成長2釐米、厚1釐米塊放入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澆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成。鮮絲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塊做粥。

芒種時節防病忙,“心病”放在最中央!養生全攻略來啦!

荷葉茯苓粥

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亦有療效。

材料:荷葉、茯苓、粳米、小米、白糖。

做法: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

芒種時節防病忙,“心病”放在最中央!養生全攻略來啦!

苡仁赤豆湯

功效:清熱健脾、利溼養肝。

材料:苡仁、赤小豆各30克,紅棗5枚,白糖1匙。

做法:苡仁、赤小豆洗淨入鍋加水2大碗,小火慢煮1小時,加紅棗、白糖煮30分鐘至豆爛離火即可。

本文專家:

吳文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