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二次废掉太子后,为什么没有再立皇储?

康熙第二次废掉太子后,为什么没有再立皇储?

康熙第二次废掉太子后,为什么没有再立皇储?

说起康熙立皇储的事,不得不提两次被废掉的太子。两立两废,这不得不说康熙其实对他是有厚望的。只是,他不争气罢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废太子的生平。据史料记载,爱新觉罗·胤礽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

有人说,第二次被废之后,康熙其实也还是给了他希望。但最终康熙则没有再立皇储。对此,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站在康熙当时的角度来思考,或许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导致康熙不再立皇储。

第一:伤心过度,不想考虑此事

晚年的康熙,经历着儿子们争夺皇位的明争暗斗。他自己也不想管太多,任由他们自由发展。两次废掉太子,这让他的内心也是十分的痛苦。

故而,从个人情感的角度来看。康熙伤心,不愿意考虑立皇储的事。或许也可以说是年纪大了,考虑不了那么多事了。也可以说是他私心太重,享受着权利带来的极致享受。

个人臆测,康熙这个时候是有些矛盾的。而导致他拿不定注意,故而一拖再拖,到临终也还没有想好。于是,这立皇储的事就耽误了。

康熙第二次废掉太子后,为什么没有再立皇储?

第二:暗自考察,甄别合适的人选

我们从情感角度来臆测了康熙是因为伤心,无暇顾及。其实,这个人情感对他的意志力的打击是微不足道的。他可是千古一帝啊,故而很多大问题上他应该心里明白。

他只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比如,当时最被看好的老八,康熙心中或许也对他有过暗自的考察。另外,老十四也是合适的人选之一。

因此,这也是康熙不马上立皇储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心中已经有了人选,暗自为他扫清障碍

这一说法,有很多人也是同意的。他们认为康熙心中其实早就相中了老四。我们可以从后期康熙的一些做法中得到这样的推论。

比如让老四涉足吏治,很多大事都交给他办理。另外封老十四为大将军王,这样其实是牵制老八,有利于老四。

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康熙迟迟不立皇储,是因为心中有了皇储人选。但当时各位阿哥实力都不错,他要暗自调度,为新皇帝的登基打下基础。

康熙第二次废掉太子后,为什么没有再立皇储?

综上所述,康熙第二次废掉太子后,为什么没有再立皇储?或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吧。不过按照当时的社会实情来看,他也应该是逼不得已,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太子的事也让他太伤心。故而综合起来,最终他留下了这个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