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事件:昨日的憤怒為何頻頻在今日上演?

近日,江蘇一網友氣憤的爆料: 江蘇東臺市臺東中心小學,五年級一女學生遭受女教師的虐打讓人氣憤。隨後,瞭解家長與女教師私下了結後,以不願再追究反映,息事寧人為由,未掀起社會熱議與關注。

虐童事件:昨日的憤怒為何頻頻在今日上演?


虐童事件:昨日的憤怒為何頻頻在今日上演?


隨便在網頁搜索下此類事件,可謂是虐童悲劇層出不窮,讓人反思。接連幾起虐童事件將中國兒童教育推上了風口浪尖。不少家長對這類事件咬牙切齒,還有的是哭著看完視頻的,甚至推測是不是所有入學的孩童都曾受到如此“高規格”的洗禮。筆者認為,對於此類虐童事件,不僅要嚴厲懲處涉事教師,更要對學園管理者加大懲處力度。

虐童事件:昨日的憤怒為何頻頻在今日上演?

中國孩童教育頻頻出現虐童事件,件件觸目驚心,難道這些幼兒教師都是鐵石心腸,冷若冰霜?難道他們沒有孩子嗎?難道他們以後不會有孩子嗎?試問這樣的素質如何配得上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虐童事件:昨日的憤怒為何頻頻在今日上演?

幼兒園、學校是孩子接觸這個社會的第一站,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陽光下最偉大的職業,對孩子的啟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此頻發的虐待事件,不得不讓我們對孩子的未來,感到深深地擔憂。

虐童事件:昨日的憤怒為何頻頻在今日上演?


頻頻發生兒童被虐事件的原因除了部分教師本身素質太低,試問負責審批的相關主管部門,你們審批後是否發揮了監督管理的作用?是否將學區教師納入常規培訓?是否把民辦教師的工作狀態納入日常監督之中?我想如果這些方面都做到了,頻頻出現的兒童被虐事件可能就不會這樣多了。

虐童事件:昨日的憤怒為何頻頻在今日上演?

有關專家認為,教師面對成長中的孩子,要經常樹立反思意識,很多班主任經常為找不到反思的內容而苦惱。其實,你面對的每一個孩子、一個故事、一次活動,你接待的每一個家長,你在班級作出的每一項決策,甚至班級裡的一個微笑都能讓我們反思。在我們的教育教學生活中,不是缺少可以反思的對象,而是我們缺乏發現的眼睛,沒有樹立反思的意識,當你樹立反思意識後,你會發現,反思可以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時常告誡自己。

虐童事件:昨日的憤怒為何頻頻在今日上演?

細思之下,虐待事件頻發,並非無跡可尋。教師的從業水平在虐待事件中首當其衝受到質疑。以幼兒園教師為例,當前學前教育師資嚴重匱乏,不少幼兒園只能聘用無資質的教師,致使幼兒教師整體素質不高。很多幼兒園老師沒有過硬的專業水平,缺乏對孩子的滿腔熱忱、責任感和使命感,將他們看成是隻會吵吵鬧鬧惹人厭煩的“討厭鬼”、“麻煩精”,這些教師從業也僅僅是為了這是一份職業。其次,教師的生存狀態和心理健康問題也並未得到學校、幼兒園的重視。

最後筆者淺談引用這一些觀點,讀者的你有何高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