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死與馮小剛的江郎才盡

程序員的死與馮小剛的江郎才盡

42歲的程序員,疑似因為被裁員,從工作了7年的大廈上一躍而下,被很多人在網上嘲笑他脆弱與無知。而另外一個很久沒有露面的馮小剛,最近上映了一部新電影后,也受盡了調侃嘲諷,被人說其江郎才盡,只會玩些花哨的色彩和鏡頭。

一時間,所有的中年人彷彿得了瘟疫一般,突然就都危機了。原來孔子口中的四十不惑,正值壯年,大展宏圖的年齡,在現實生活和網絡,卻變成了最脆弱的一幫人。

他們成了被一切人嘲諷和調侃的對象,一切力所能及的想象詞都加在了這群人身上:猥瑣,油膩,肚腩,禿頭,失業,恐慌,無奈,掙扎。中年人彷彿留個這個世界的價值,只有10萬+的話題和素材。36氪一篇10萬+的中年人主題的文章裡,一位40多歲的當事人,以自己的經歷,諄諄教導同輩的人:“人到中年 ,千萬不要創業。”中年彷彿就是一個死亡地帶,萬事不宜。

群嘲成為一種潮流,成了身份識別的標籤。成了社會主流與非主流區別的特色。融入到群嘲中,成了是否是“正常人”的標準之一。勒龐在《烏合之眾》裡說,“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群眾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

程序員的死與馮小剛的江郎才盡

但要是你以為只有中年人中槍,那就太幼稚了,除了中年人被嘲笑,還有90後,他們嘲笑90後,從上半身的脫髮一直嘲笑到下半身的陽痿,他們好像覺得這樣就顯得更加高級,顯得自己截然不同與獨特見解。

除此之外,被嘲笑和調侃的鏈條上,還有老年人,小孩子,女性群體等群體,而且還在繼續蔓延。我們最後發現,沒人沒被嘲笑過,每一個人嘲笑別人,也被別人嘲笑。我們進入了一個群嘲的時代。靠著取笑和調侃別人的年齡或者缺陷,以獲得自己的愉悅和成就感,尤其是進入到新媒體時代,更是爆炸式的增長和蔓延。

程序員的死與馮小剛的江郎才盡

無數次在微博和朋友圈刷屏的事件,最後發現不過是無聊的圍觀和消遣,他們並不在乎當事人,他們需要的是自己的情緒有釋放空間與出口。

“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兇獸,但是遇到比他們更兇的獸時便現羊樣,遇到比他們更弱的羊時便現兇獸樣。”在魯迅的作品中,《祝福》中的祥林嫂典型的悲劇人物,但是她的不幸經歷卻成了其他人開心和日常消遣的來源。魯迅當年橫眉冷對寫下的結論,現在看來並不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