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糧有望獲得豐收 目前收穫近五成

芒種已至,農諺講,芒種芒種、連收帶種。截至6月6日,夏糧收穫近五成。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情況和專家實地調查分析,今年夏糧仍是一個豐收年。夏糧的主體是小麥,夏糧豐收為保障口糧絕對安全奠定了基礎。

從夏糧產量的構成因素看:一是面積穩中略減。預計夏糧面積4.08億畝,較上年持平略減。二是單產持平略減。影響今年夏糧單產的主要是兩個因素:一是冬前苗情較差,群體不足,影響畝穗數。二是低溫凍害。4月初,黃淮北部等地出現強降溫天氣,正值小麥幼穗分化的關鍵時期,導致局部麥田幼穗受凍,穗粒數減少。

今年夏糧獲得好收成,得益於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和農業生產,也得益於各地各級農業部門堅決貫徹中央部署,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努力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產。一方面,政策引導作用明顯。儘管今年國家調低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0.03元,但託底作用明顯,小麥市場價格保持穩定,農民種麥收入預期穩定。另一方面,科技支撐作用加強。小麥是三大糧食中技術集成度最高、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作物,特別是黃淮海地區形成了一套以機械作業為載體的農機農藝融合、綠色生態環保的技術模式,提高了小麥生產科技水平。此外,主產區反映,今年小麥生育期內光溫水匹配總體較好,利於小麥生長髮育和產量形成。

今年夏糧生產有幾個顯著特點:一是生態種植加快。華北和新疆塔里木河地下水超採區調減小麥面積200多萬畝。西南西北調減條鏽病菌源區小麥70多萬畝。二是優質比例提升。市場緊缺的優質強筋弱筋小麥面積佔30%,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三是節本增效顯著。集成推廣節水、節肥、節藥等綠色技術模式,促進節本增效。節水小麥品種面積達到20%,比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其中,河北節水小麥品種佔比超過50%。

當前,已進入“三夏”大忙時節。農業農村部將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堅定穩定優化糧食生產目標不動搖,加強指導服務,落實關鍵技術,努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一是精心組織跨區機收,搞好機具調度,提高機收效率,實現顆粒歸倉。二是切實抓好夏種夏管,加快播種進度,擴大適播面積,提高播種質量。特別是指導黃淮海地區調減部分低產夏玉米,擴種夏大豆。三是全力抓好防災減災,發佈預警信息,推進科學抗災,確保安全度汛和農業生產安全。當前突出抓好黑龍江、內蒙古等地抗旱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