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直諫朱元璋獲死罪,臨刑喊出先祖名諱,皇帝只能把他放了

明太祖朱元璋的身上,有著說不完的傳奇故事。朱元璋做皇帝的時候,大明王朝才剛剛建立,為了穩固掌權,這位沒怎麼讀過書的皇帝可謂是殺人如麻,甚至不惜費盡心機殺死了為自己打天下的功臣。都說亂世用重典,可是這次,朱元璋想要殺掉的御史,喊出了先祖的名諱。朱元璋算是殺不了了,還順水做人情的送了一塊五次免死金牌。
御史直諫朱元璋獲死罪,臨刑喊出先祖名諱,皇帝只能把他放了

朱元璋,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士。最先是在丐幫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還有一幫子小乞丐跟著他,可惜一直餓肚子。後來就換了工作,這回是去給地主家放牛,賺不到大錢又眼紅又嫌累,於是就乾脆去享受了一下和尚的清閒。等他閒夠了,便一步步走上了職業的巔峰,當了明朝的開國皇帝。

御史直諫朱元璋獲死罪,臨刑喊出先祖名諱,皇帝只能把他放了

就是這樣一位傳奇的明太祖,當皇帝的時候可不愛閒著呢,沒事幹的時候,特別喜歡審問一下死刑犯,為啥呢?做給天下人看啊,看,我老朱殺人可不是隨隨便便的!我可是審得一清二楚!不過讓皇帝起了殺心的人,試問還有幾個能好好的活著呢?特別是在法度嚴苛的明朝。不過這回,朱元璋確實就放了一個,不但沒殺成,還送了一塊五次免死金牌。啥意思,就是我老朱要殺你六次,才能真要了你命!

御史直諫朱元璋獲死罪,臨刑喊出先祖名諱,皇帝只能把他放了

事情還得從北宋名臣范仲淹說起,沒錯,就是那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這位被稱作“千古第一士大夫”的范仲淹,兩歲的時候父親就病死了,母親貧苦無依,日子呢過得非常清苦,於是就帶著他改嫁了。後來他長大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那是非常的難受,直接的接受不了啊。於是呢,他離家出走了。

御史直諫朱元璋獲死罪,臨刑喊出先祖名諱,皇帝只能把他放了

不像現在的小孩,離家出走多半沒什麼好事,我們這位士大夫離家出走可謂是奮發圖強去了,去求學,去唸書了。功成名就的時候,接回了自己的母親,用中國文人最傳統的方式光宗耀祖了。幼時的這些經歷,讓范仲淹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也鑄就了他心懷天下的品質。

御史直諫朱元璋獲死罪,臨刑喊出先祖名諱,皇帝只能把他放了

范仲淹為官正直清廉,能為老百姓著想,為官一時,造福一方。同時他也能主持新政,雖然沒能成功。還能帶兵戍邊,為北宋的邊境安寧做出了貢獻。文學方面,散文詩詞均有名篇傳世,《岳陽樓記》更是千古名篇。看到這裡觀眾朋友要問了,這宋朝的范仲淹和明朝的朱元璋有嘛關係?這關係大了去了!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正是這個道理!

御史直諫朱元璋獲死罪,臨刑喊出先祖名諱,皇帝只能把他放了

朱元璋在位的時候,有位御史叫範文從,御史就是專門給皇帝提意見的人,這差可不好當啊。這天,範文從提了一條意見,有那麼點小尖銳,這朱元璋當時就炸毛了,下令把範文從抓了。經過官員的審理,那當然是死刑啊,誰叫你惹毛的是皇帝老子呢?

御史直諫朱元璋獲死罪,臨刑喊出先祖名諱,皇帝只能把他放了

按明朝律,處死刑是要老朱蓋章核准的。案卷交給朱元璋蓋章的時候,朱元璋忽然看到了範文從的姓名和籍貫。可謂大吃了一驚,於是趕緊派人把範文從提了出來。呼問曰:“汝非範文正後人乎?”老朱發問了:“你是范文正公的後人嗎?”對曰:“臣仲淹十二世孫也。”即將被處死的範文從回答到:“是的,我是范仲淹的第十二世孫子。”朱元璋沒話說了,只是叫人拿了一塊絲帛,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賜給了範文從。就這樣,憑藉著先人的影響力,範文從不但沒死,還能再被免死五次。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會想,為什麼朱元璋就因為範從文是范仲淹的後人就把他放了呢?而且是第十二世孫子了!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