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僅僅做了不足五個月的「皇帝」

康熙十四年( 1675年)初,耿精忠與鄭經互相通使,協同對清軍作戰。十一月,鄭經出兵攻陷漳州,斬殺清朝澄海公黃芳度,又取興化、汀州。十二月,鄭經水軍進攻溫州,清水師提督常進功等自定海出海抵禦。康熙十五年(1676)三月,傑書遣傅喇塔等進軍溫州。耿精忠部將曾養性等率兵迎戰,被清軍擊敗。六月,耿精忠部耿繼善棄建昌城逃走。八月,傑書派都統賴塔等攻衢州,耿部馬九玉敗逃。九月,清傑書部傅喇塔、李之芳等追擊馬九玉,進人仙霞關,耿部金應虎投降。十月,傑書部抵達延平。耿精忠見大勢已去,誠惶誠恐,只好派兒子耿顯祚去清營請降。這樣的話,耿精忠的勢利也算全部報銷了,清軍的壓力瞬間小了很多,不僅僅如此,耿精忠還被說服參加清廷的部隊,跟著清廷一起去打叛軍,這就很難受了,第一個捱揍的就是鄭經,鄭經也是很堅強的一個人,身邊的人都投降了,只有他這一隻寧死不降,結果可想而知,很壯烈的慘敗,屢敗屢戰屢戰屢敗,一度打的自閉。

吳三桂僅僅做了不足五個月的“皇帝”

隨後,孔四貞到北京也向清廷請降。駐守柳州的馬雄,降清後不久,再度起兵反叛,但很快失敗。馬雄病死,其子馬承蔭降清。這樣,廣西的反清叛亂也被平定下去。康諭詔次第十五年(1676年)春,吳三桂自湖南出兵,攻打廣東肇慶。吳三桂授尚之信為招討大將軍、輔德親王。但吳三桂要求廣大派兵卻遭到尚之信的拒絕,吳、尚間矛盾日深。此時,清軍在福建、廣西連本獲勝,尚之信便又突然背叛吳軍,暗中派人向移駐南昌的清簡親王喇布行告請降。同時他又率軍蘺發迎降,於十二月“以廣州歸誠”。清廷遂命他立功贖罪。號為“三藩”之一一的尚之信,只是由於爭奪王位,才在吳三桂發動的叛亂戰爭轉人低潮時鋌而走險,舉起叛旗,但數月後又向清朝投降,因而在整個戰爭中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

吳三桂僅僅做了不足五個月的“皇帝”

總起來說,吳三桂等人發動的叛亂局勢剛剛高漲起來,就很快走向低潮,各路反叛大軍敗的敗、降的降,唯有吳三桂還保存有相當的實力。吳三桂攻佔湖南後,主力軍一直在湖南鎮守,與清軍長期展開拉鋸戰,各有勝負。嶽樂軍屢攻長沙、萍鄉,都未能攻克,湖南的吳三桂軍仍是善戰的勁旅。康熙十五年(1676年)春。吳三桂兵人廣東,尚之信起兵響應。吳三桂另派部將韓大任攻下吉安。清嶽樂軍攻下萍鄉後,再進取長沙,由於吳三桂婿胡國柱死守長沙,清軍一再攻而不克。吳部大將韓大任又奪回萍鄉, 截斷清軍後路。康熙帝命喇布自江西出兵援救嶽樂軍,抵達吉安,也大敗而歸。陝甘王輔臣降清以後,康熙帝調遣攻打陝西的穆佔軍南下荊州,專力攻打湖南。康照十六年(1677年)初,清穆佔軍與嶽樂軍夾攻長沙。雖然長沙未能攻下,卻逼迫韓大任逃離吉安。吳三桂自嶽麓山移駐衡州(今湖南衡陽),出兵廣西,殺死孫延齡,企圖打開通路,由於孔四貞等降清而受到阻遏。康熙十七年(1678年)初,嶽樂軍所向披靡,先後攻克平江、湘陰,又在湘潭招降吳三桂水師將軍林興珠,命為建義將軍。清穆佔軍也頻傳捷報,連續攻下永興、郴州、桂陽等十三城。另外,喇布軍進擊韓大任,兵抵寧都城下,韓大任敗走,最後向福建清軍投降。

吳三桂僅僅做了不足五個月的“皇帝”

總之,從康熙十五年(1676年)冬到次年春,整個戰爭形勢發生了急劇的轉變。王輔臣、耿精忠、孫延齡、尚之信等相繼降清,鄭經敗走,這就使吳三桂日益陷人孤立。康熙帝更加緊了對叛軍的進攻,並取得了一連串的重大勝利,從根本上扭轉了不利的戰爭局勢。看來,吳三桂等人敗亡的命運難以避免了。

吳三桂僅僅做了不足五個月的“皇帝”

曾經烜赫一時的吳三桂見大勢已去,仍想做垂死掙扎。他不得不求助於蒙古,並許以割地納款,乞求蒙古發兵秦蜀,以挽回敗局。但是,蒙古卻留住來使,不予理睬。這樣,吳三桂的最後希望也破滅了。隨著軍事上的清敗,吳三桂在政治上也逐漸遭受到人們的唾棄,叛軍內部人心浮動,士氣低落。吳三桂預感到大難臨近,決定趁死期未到,“姑稱帝以自娛”,同時藉以鼓舞軍心作垂死的掙扎。於是,吳三桂便匆匆忙忙地開始演出登基稱帝的醜劇。

吳三桂僅僅做了不足五個月的“皇帝”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吳三桂派人在衡州(今湖南衡陽)草草修建了百餘間蘆舍。用黃漆塗刷房頂,權當皇宮。二十八日,吳三桂登上臨時搭成的祭壇,祭祀天地,終於做起真命天子來了。他定衡州為國都,稱為定天府,改國號為周,年號昭武,封妻子張氏為皇后,孫子吳世璠為太孫。同時他又設置百官,冊封部下分別為國公、郡公、侯、伯。正當吳三桂登基稱帝時,突然間風雨大作,蘆舍朝殿被颳得東搖西晃,黃漆房頂被弄得面目全非。這使吳三桂和他的“百官”十分掃興。這場登基醜劇就這樣在風雨中草草收場。

吳三桂僅僅做了不足五個月的“皇帝”

登基結束後,吳三桂為裝點門面,籠絡民心,又匆忙舉行了雲南鄉試,蒐羅了73名“舉人”,為吳氏小朝廷效力。由於吳三桂徹底撕下了“復明”的假面具,連支持他的明朝舊臣也都反對他了。這就使吳三桂在政治上徹底陷人了孤立無助的境地。吳三桂稱帝后,即臥病不起。他聞知清軍正向他的大本營一步步逼近,更是惶恐不已。在病床上的吳三桂還經常做惡夢,面容也日益憔悴。他不停地獨自悲嘆道:“何苦,何苦!”悔恨當初不該起兵反叛,以致鬧得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吳三桂在極度的驚恐中,患了中風、噎膈等病(可能為食道癌)。據說有一次,一隻狗跳到吳三桂面前的桌案上,他被驚嚇得全身顫抖不止,更加重了他的病情,不久即下痢身亡。

吳三桂僅僅做了不足五個月的“皇帝”

吳三桂僅僅做了不足五個月的“皇帝”,聲威雖曾烜赫一時,但終究在內外交困中,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十七日一命嗚呼,時年66歲。吳三桂之孫吳世璠,自雲南來奔喪,行至貴陽,在眾將官的擁護下,繼位稱帝,改年號洪化。在清軍強大的攻勢面前,他嚇得膽戰心驚,到衡州帶了吳三桂的靈柩狼狽地逃回雲南。吳世璠稱帝后,更難得到部屬的擁護,他的敗亡已難以避免了。但憑藉吳三桂在西南多年積蓄的兵力,吳世璠仍與清軍對抗了三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