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详略得到,你也可以写出满分作文

抓住重点,详略得到,你也可以写出满分作文

申春秀:北京市朝阳区骨干教师

我们的作文素材中有一个话题总是绕不过去,那就是“故乡”。我们对故乡总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怀。若是有一天我们离开了它,就会倍感怀念。想故乡的一草一木,想故乡的小吃,“乡音无改鬓毛衰”,难忘“乡音”,难忘故人。那如何向大家介绍我的“故乡”呢?在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中,关于“乡情”的写作有提示:

“关于家乡,你应该有很多内容可写: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写作。”

这个提示非常明确,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有侧重地写作”这件事。

先看文章:

从我出生开始,我就一直在北京生活,从未搬过家。北京是个国际大都市,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各样的文化。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说到北京,我便会想起美食。但我对烤鸭、豆汁、驴打滚之类的北京传统美食并不感冒。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北京汇聚的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饮食。在北京,你能吃到有着异域风情的烤馕,也能吃到有着中国特色的水饺;你能吃到高端的牛排,也能吃到接地气儿的羊肉泡馍;你能吃到鲜嫩的三文鱼,也能吃到沸腾热辣的火锅。北京就是这样,不仅是饮食,在许许多多的方面都能感受到北京丰厚的文化底蕴。

例如故宫。故宫是一个能够很好地体现北京历史的建筑。虽然成千上万的游客每天来来往往,早已破坏了故宫本来所拥有的幽静和威严,但每次走进故宫,我还是能感到一种雄伟的气势。每当用手轻轻抚过故宫中雕刻的花纹和壁画,我便能感到历史的痕迹。北京的历史十分悠久,不单单从故宫中体现。北京还有大小的胡同,蜿蜒的长城……数也数不清,道也道不尽。

北京是一座现代都市。现在也是网络科技十分发达的信息时代。在人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同样不能忘记传统文化。北京就是这样一座科技与传统结合的城市。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北京!

作者从饮食写到建筑,又从建筑写到科技和传统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想从“文化”这个角度展开,如果给这篇文章画个思维导图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抓住重点,详略得到,你也可以写出满分作文

首先,应该肯定作者的思路清晰,且有详有略。但是,只有500字左右的练笔,想要面面俱到地介绍故乡的文化,是不是有些困难呢?所以,我建议,不妨只从一个或两个角度介绍,这样就能介绍的全面一些,让读者更加充分地领略你家乡的风采。这就是“有侧重地写作”。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篇文章:

乡 情

每当吃到甜甜的大枣,总会想起我的家乡。

自从我记事起,奶奶家的院子里就有一棵枣树。那枣树又高又粗,我十分喜欢与她呆在一起。

春天,天气温暖,我喜欢在树下尽情玩耍。

夏天,枣花开了。黄色的枣花,不大。花一开,整个院子里都充满甜蜜的香气。惹得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停留在枣树下,深深地吸几口香气。每当我站到树下,都能闻到那沁人心脾的香气,为了能够一直闻到这浓浓的香气,我每天都把桌椅搬到枣树下,与她为伴。每当我看书写字的时候,总能看到枣花的身影。

秋天,枣成熟了,随手摘下一个,放进嘴里,不禁感叹:“好甜呀!”枣在树上待不住的,这时候,我会和母亲一起拾起它们,把它们制成酒枣,保存起来。每当吃到一个酒枣,心里就会无比甜蜜。

冬天,枣树失去了她原有的生机,变得死气沉沉。什么能唤醒她呢?当然是雪啦。雪会在夜晚悄悄地打扮枣树。第二天早晨,一出门,一眼便可以看见那焕然一新的枣树,她是那么的美,有时候我会一动不动地欣赏许久。

如今,我们俩已好久未见面了,你还好吗?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枣树。

这篇文章作者紧紧地抓住了“家乡的大枣”一年四季的变化,有侧重地选择了夏天的花香、秋天大枣的香甜及酿造酒枣这三个细节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但作者在成文的过程中,把“秋天大枣的香甜及酿造酒枣”这一段和写“冬天雪中的枣树”用了相同的笔墨,从表达效果上来看,有些单薄,所以,我建议,不妨把秋天品尝大枣、酿酒枣这两个细节再扩开一些。这样,文中就有了侧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