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車增資擴股找出路之前,尹同躍不如先把人才帳算清楚

前段時間,有關寶能集團擬出資250億-270億元,以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的消息被傳的沸沸揚揚。奇瑞作為老牌國企,更是因高層人員變動的傳言及“混改”風波,引發外界不少猜測。

奇瑞汽車增資擴股找出路之前,尹同躍不如先把人才帳算清楚

衛士藍高端獵頭經過多方瞭解,目前已獲得證實的消息是奇瑞股權轉讓的決議,已在其內部召開的第二屆第九次職工代表大會上獲得全票通過。奇瑞擬以不低於200億元現金注入方式引入外部投資者,增資擴股入股奇瑞汽車。但入股方是否是寶能還暫未確定。復星國際、正道集團和鼎暉投資似乎也有意參與競標,通過混改入股奇瑞。

奇瑞董事長尹同躍的人才糊塗賬

奇瑞汽車增資擴股找出路之前,尹同躍不如先把人才帳算清楚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

像趙煥這樣有著多年從業經驗的重量級人物離職,在奇瑞並不少見。工程院院長顧鐳、底盤專家鄔學斌、發動機專家辛軍、底盤專家袁永彬、電子控制專家李茗等專業人才都是奇瑞這些年流失的重要力量。很多人把過錯歸在了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的身上,這個掌權奇瑞14年發展的職業經理人。

尹同躍歷經了奇瑞從最初創建到成長壯大,再到如今陷入低谷的全過程,是奇瑞最大的功臣之一。但奇瑞最近幾年對市場反應和判斷不夠精準,產品策略嚴重失敗,多品牌的發展戰略更是拖垮了奇瑞整體,身為董事長的尹同躍和其領導的管理層都難辭其咎。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其他車企的進攻,奇瑞真的沒有人可以站出來迎難而上嗎?在衛士藍高端獵頭看來,未必沒有。只是奇瑞的內部組織沒能讓他站出來。

據汽車圈內的知名作家雪柯在《奇瑞奇人尹同耀》中的描述,尹同躍憑藉“打造民族品牌的理由,以及真摯情感和有理有據的遊說”,打動了大量技術派海歸人才和空降兵。但因為

奇瑞沒有形成自己的人才管理系統,導致奇瑞汽車內部派系鬥爭越發激烈,管理理念、研發理念的衝突始終得不到解決

奇瑞汽車增資擴股找出路之前,尹同躍不如先把人才帳算清楚

另外,尹同躍雖然看似挖人一流,卻不善用人。據瞭解,做研發出身的高新華,在奇瑞就職期間被任命為銷售公司總經理。而現任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陳安寧,是國家千人計劃引進人才,曾在北美福特任職20餘年,是一個擅長小型車輛開發、平臺技術研發等技術的海歸,卻主要負責管理、銷售等方面的工作。陳安寧入職奇瑞8年,未見業績建樹。不知是他的個人能力有問題,還是尹同躍的安排未能人盡其才?

尋其根源,尹同躍最大的錯就是沒有幫助奇瑞建立起科學完整的人事管理體系。所以,即使大量引進外來人才,也並沒有幫助到奇瑞,反而容易造成企業管理混亂,市場決策失誤。而未能成為奇瑞人的人才,選擇離職也很正常。

奇瑞的救贖之路該如何走?

奇瑞汽車增資擴股找出路之前,尹同躍不如先把人才帳算清楚

那麼,如今已陷入危險境地的奇瑞汽車,還有救嗎?且聽衛士藍高端獵頭的大膽預測。

首先,在引入外部投資者之後,奇瑞內部的血液肯定是要進行更換的。恐怕大部分高層領導會有變動,企業內部結構也會有所調整,基層員工受影響不大甚至福利待遇會有所提升。奇瑞的內部本地派與海歸派的鬥爭,將會變成新人與舊人替換的鬥爭。如果可以趁機建立其科學可行的人才管理體系,良好的員工激勵體制,長期困擾奇瑞的內耗問題也會隨之解決。衛士藍高端獵頭只希望奇瑞造好車、民族車的自主品牌工程師基因不要徹底拋棄,多項技術自主研發解決也算是奇瑞的重大優勢。

其次,除了注重拉攏汽車專業技術高層次人才,奇瑞還需要建立兩支必不可少的隊伍。這樣奇瑞再現輝煌的可能性會大大的提高。

一個是優秀的設計師團隊。因為汽車界也是講究顏值的,尤其當大部分消費者對汽車的機械性能、操控、耐久什麼的不太懂的時候,外觀對銷量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一個設計師拯救一個車企”是有事實證明的。比如自從挖來了奧迪的設計師,比亞迪顏值代表宋MAX上市後,整體銷量一路高升。更是在2018年一季度增幅高達21.8%。

就連曾經的小弟吉利,不也是憑著帝豪系列空間大、軸距長、簡單漂亮很有面兒,後來者居上的嗎?奇瑞作為自主品牌的老大哥,再不注重自身設計團隊的建設,努力提高汽車顏值,就會被甩的越來越遠。

奇瑞汽車增資擴股找出路之前,尹同躍不如先把人才帳算清楚

一個是穩定強大的營銷團隊。一般車企有新車上市時,上市前就開始用鋪天蓋地的廣告從線上到線下轟炸消費者,奇瑞卻是其中的一股清流,很少搞營銷。好不容易挖來一位汽車界資深媒體人趙煥搞營銷,卻沒能留住人。再加以奇瑞汽車銷售總經理任職不超過兩年的慣性,奇瑞急需一支穩定強大的營銷團隊搞起來。

車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衛士藍高端獵頭還是希望奇瑞汽車作為中國自主品牌的代表,可以向陽而生逆風翻盤,期待奇瑞之後的表現。你覺得奇瑞還有救嗎?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