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土,你当年打的可是“平头哥”的表弟啊!

闰土,你当年打的可是“平头哥”的表弟啊!

是否记得那些年

我们一起学过的

鲁迅先生的《故乡》

文中有一段经典的描述: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

闰土,你当年打的可是“平头哥”的表弟啊!

可曾想过

当年闰土所打的猹

如今成了网红的亲戚?

闰土,你当年打的可是“平头哥”的表弟啊!

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到,“猹”这个字其实是鲁迅先生生造出来的,而“猹”其实指的就是所谓的狗獾。这种动物不仅与平头哥长得很像,而且同属一个科目,其关系十分密切。

闰土,你当年打的可是“平头哥”的表弟啊!

獾家族都不是怂货?

在獾家族中,基本上都是“硬汉”,平头哥的社会能力应该已经被大家熟知了,一句话概括就是“横行非洲,不服就干”。平头哥的大表哥狼獾,来自东北大兴安岭,属鼬科中最大的动物。如果将动物界30公斤以下的动物做个排名的话,狼獾的战斗力可排进前三。

闰土,你当年打的可是“平头哥”的表弟啊!

平头哥的表弟也不甘示弱,猪獾,虽然名字不太好听,但也是个性情凶猛的动物,常发出凶残的吼声,只不过听上去似猪。不过与两位表哥狼獾和蜜獾的战斗能力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属它们当中最不能打的。

闰土,你当年打的可是“平头哥”的表弟啊!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所谓的“猹”,狗獾。根据少年闰土的描述,“猹”像狗、速度快、性格伶俐并且还有一身油一般的丝滑毛皮。初学《故乡》时,对这个神奇的动物“猹”有过一定的想象,曾以为是个新的物种,结果才知道就是狗獾。它攻击性很强,但与其体重相仿的平头哥作比较还是差了一些,因此只能排名为狼獾与蜜獾的表弟。

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动物并非每件事都能靠单兵作战来达到目的,獾家族中的霸主蜜獾和导蜜鸟就是一对“联手盗蜜组织”。蜜獾需要蜂蜜,导蜜鸟则需要蜂蜡,但两位都不能靠自己得到,所以选择联手。

闰土,你当年打的可是“平头哥”的表弟啊!

由于野蜂常常把巢筑高树上,作为地面行动者的蜜罐很难发现,而导蜜鸟总是在寻找野蜂巢,但自身没有强大的破坏力,只好请蜜獾当帮手。蜜獾牙齿锋利,前爪粗硬有力,适合挖土、爬树,专门捣碎蜂巢;而且它皮毛坚硬厚实,不怕野蜂螫。

闰土,你当年打的可是“平头哥”的表弟啊!

每次导蜜鸟发现蜂巢后,便马上四处找蜜獾。为引起蜜獾的注意,导蜜鸟不停地扇动翅膀,肢体也有特殊的语言,并发出“嗒嗒”声。当蜜獾得到“暗号”后,就会匆忙赶往目标地点,爬上树对蜂巢进行全面进攻,从而获得蜂蜜。此时的导蜜鸟只需悠闲地在一旁观望,等蜜獾美餐完,再独自享受蜂房里的蜂蜡。这对“盗蜜CP”还真是不错的组合!

闰土,你当年打的可是“平头哥”的表弟啊!

闰土,你当年打的可是“平头哥”的表弟啊!

獾并非只有这一对组合,在科罗拉多,有人就发现土狼与獾组成的奇葩队伍,它们竟然在一起狩猎!它们一起寻找着松鼠与野狗,累的时候也会在一起休息。它们各自发挥所长,獾负责挖掘,而土狼负责追猎,搭配的游刃有余。獾,你不是孤独的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