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行走的四页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关于“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从古至今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很多年。但这句话的缘由却又很多的说法,但大部分人都认为此话来自明末清初的大文豪金圣叹先生。

实际上,这句话之所以会受到民间的广泛认可并广为流传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国几千年儒家学术的思想指引。

在《论语·季氏》中就曾提出“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此话被称为“君子三戒”。同时,完美的诠释了“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真谛。

接下来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原因: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意思是人在壮年之时,好胜心强,总想出人头地,所以遇事不沉着冷静,往往由着自己的性子办事,所以很多时候容易闯祸,给自己招惹麻烦。所以告诫这个时期的人,要戒骄戒躁,不与人争斗,凡事三思而后行。但水浒中传达给读者的思想确实“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江湖草莽行径,三言不和就动刀动枪夺人性命。这样的思想传达就和“君子三戒”中所传达的思想不符,所以少壮年轻人,不读水浒。

而“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则是道明人在进入老年后,因为身体均衰竭,要颐养天年,修身养道,不宜计较太多的得失。但《三国》中演绎的确是诸方揭竿起义,割据天下的故事,其中涉及了老谋深算、勾心斗角和对得失的在意。这也是,老不读三国的的原因所在。


政商参阅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来把两个名著反复拎开来分析处理下: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

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虽然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是在它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的同时,又存在着过分歌颂、美化宋江的情形,它鼓吹“忠义”和“替天行道”,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它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

此书在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同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魏、蜀、吴三国英雄辈出,战鼓长鸣:吕布兵败投了刘备,却趁刘备征伐袁术之机夺了徐州;曹操只身前往陈留,散尽家资招蓦兵马,亲友皆来相投,亦有了一支人马……

……曹操、 袁术等十八路诸侯与 吕布对峙于汜水关,董卓派出 华雄斩去十八镇诸侯多位上将,关羽自告奋勇却因自身的地位而被众诸侯所叱,唯曹操赏识人才,斟热酒令出战。酒尚温,关羽已斩华雄而归……

在如此广阔的背景上,魏、蜀、吴三国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更是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使得全书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个人认为,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不是说,少年就不要或者不能读水浒,而是说,就算他们读了,也不一定能读懂水浒里面真正的对错。就像是街上的高空走钢丝,表演魔术。

外行看热闹,打打杀杀,英雄救美,儿女情长。内行看到的就是那一个时代的悲剧和人性挣扎。看不懂,他就不容易吸收到真正好的东西,就会出现偏颇,误差,甚至走上人生的极端。

而三国演义正像它歌曲唱的那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一个大的时代篇幅,比起水泊梁山,它讲的是一整个时代当中,不同身份、地位,英雄当中群雄逐鹿天下的情景。

人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应该知世故而不事故。老年人,该经历的不该经历的都已经发生了。如果这个时候再去看三国,看让人热血沸腾的三分天下,合二为一。去谈理想,讲抱负,讨论雄韬伟略,就会产生一种力不从心感。

毕竟,人的岁数摆在那里,想想英雄垂暮,太多还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和抱负,心里就会更加增添晚年的凄凉感。所以,到了那个年龄,就不喜欢,也不建议还去看三国演义了。

人到暮年,早已经是“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啦。所以,还是“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吧!


煮酒话青梅

关于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说。

话分两头,先说《水浒传》。

首先看《水浒传》是一本书。虽然从题材上看,《水浒传》是一本描写农民起义的书。

但是《水浒传》中的农民起义绝非中国古代史上其他的农民起义,《水浒传》中的农民起义严格来说不是纯粹的农民起义,应该说是一帮具有黑社会性质的豪杰们统领的起义。

站在官方立场看,他们杀人放火,无视法律,尤其在乱战的时候,不管百姓军兵,一缕都是乱砍乱杀。

但是站在《水浒传》豪杰们的立场看,就是社会对于他们一旦不公,就怒则刀起,斩杀人命。杀之就投奔梁山,到山上不但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还能大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致命的诱惑。一方面年轻人经历世事尚少,一方面是年轻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另外一方面年轻人总容易好高骛远,陷入虚幻的幻想生活,不愿意脚踏实地去做一件事情。最后,因为前面的三条原因,年轻人还缺乏承担责任的责任感。

在这种前提之下,说少不读水浒是对的。

其次,再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本战争小说,但是本小说的内核却是权谋和算计。

一个人活到老年的时候,已经经历了世事沧桑,阅读丰富,见多识广,而且城府也深了。

在这样的时候,看《三国演义》,一旦激发他们内心的权谋欲,然后体现在生活中,就非常糟糕了。有一句话说,老年人应该活得像个孩子一样单纯,才能快乐。

道理就是这样的。


说历史的女人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看孔子对人生几个时期的不同评论。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用白话来讲,就是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 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因此虽然和论题有所偏差,但也差不了太多。少年时戒的是斗的问题。这里的斗是指行为方面的打架斗殴和精神方面的争强斗胜。

年轻时,身体好,精力旺盛,往往争强好胜,喜欢挣出一个高下来。

少年时如果看水浒,就可能会比较喜欢水浒的快意恩仇,侠义精神。侠以武乱禁,这是韩非子的名言,打架斗殴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水浒中有太多血腥不符合法治精神的东西。从头来看就是如此,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鲁智深是个军人,军人的任务是打仗,而不是维持社会治安和社会正义。这样的事如果按程序应该交由地方官来处理,经过审理后再根据律条来判决,而不是由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由他来决定镇关西的生死。

再看水浒的另一个大英雄武松,也是杀人无数。杀死张团练,并血洗张团练府中上下人几十口,杀死无辜人太多。

回头看李逵,更是杀人魔头。“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却都是百姓”。在江州为救宋江,李逵与梁山好汉劫法场,这铁牛逢人便砍,无论军卒与平民,李逵是照单全收,就连梁山之主晁盖也制止不住。如果说这之是他初露端倪的凶残,那么李逵为强迫朱仝上梁山入伙而弄死知府的幼子,灭了本已投靠梁山的扈家满门。此时的李逵以是凶性大发、无人能制了,发展到后来居然敢斧劈罗真人,可以看出李逵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其凶虐之焰的炽烈以到了无以复加之境,如果现在还能称李逵为仁义恐怕已无天理了。

如果年轻人读水浒,学到了这样,那个社会会有多血腥残暴,就可想而知了。就象九十年代的古惑仔港片教坏了多少大陆青少年一样,好多初中高中的小孩子加入帮派,并且在校园发展黑社会势力,组织打杀,甚至逼迫女同学卖淫。这样的行为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对其它人也产生了极其不好的影响。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作品。传说罗贯中曾是张士诚军中的一员,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曾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敌。

当时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势力之间斗争十分激烈,各种手法用尽。其中最无耻的人大概就是朱元璋了,最得人心是张士诚,无残暴的自然是陈友谅了。然而张士诚地盘却最小,最无耻的朱元璋却成了皇帝。

罗贯中在当时看多了这些人的权谋争斗,所以后来拒绝加入明朝的官场,为写书为生。他把他看到的听到的那些尔虞我诈写进了他的作品,最知名的就是三国演义。

老年人是最有智慧和经验的人,对于权谋争斗尔虞我诈的东西本来就比其它青年人少年人知道的多,如果再多读三国演义,就成了一个阴谋家了。

老年人精力有限,纵然成了阴谋家也是枉然,徒增悲伤。

老年人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应该做的是减法。舍弃一些不必要的选项,把所有精力放在自己生活中,简简单单过完这一生。

人生一多半已过完,到了最后的时光,要备加珍惜身边的亲情友情,而不能整天在阴谋算计中过日子。

三国读多了,更能激发人的阴谋情结,而无精为和能力去做,对自己人生难免增加哀怨而无实际益处。

其实三国演义的开头,明代杨慎的词就写明了一切。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的一生,也是少年成名,争强好胜。青年被发配到了云南,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他的父亲曾经是三朝元老内阁首辅,权倾天下,却也惨淡收场。到了中年,才明白人生是什么,不过如此,所以写了这首词,给自己的人生写了个总结。

是啊,到了老年,大概古今多少事,也只能都付笑谈中了。


新知传习阁



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年少时看到这话,不知其意,长大后仔细品味,感觉很有道理。

为什么说“少不看水浒”?

青少年的特点是学习和接受能力很强,容易冲动,容易受情绪左右。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价值观确立的最重要阶段,民间也常说青少年是“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坏人做歹人。”所以在青少年时期所接触的人、所看的书,应该多加注意。

《水浒传》是一部经典的古典名著,主题很突出,人物很饱满,同时也反应了黑暗的社会背景,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学作品。

但《水浒传》大篇幅刻画的人物性格和做事方式,对于青少年读者的价值观有很大负面的影响。

在书中,打家劫舍不被当做是一件坏事,杀人放火有时也被认为是一种“英雄所为”,为了拉某些人上梁山可以不择手段,“天大地大”没有兄弟情谊大。

青少年在这样思想的冲击下,在如此行为模式的影响下,做出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概率就会变大。

因此,古人发出感慨“少年不应看水浒”。


为什么说“老不看三国”?

1、《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其谋略可以用到商战中,也可以用到军事上,有时也可以用到人际交往中。

老年人,有些处在工作生涯的后期阶段,有些处在刚退休阶段,还有些处在完全的养老阶段。看了三国,学了谋略,往哪里用?总不至于往家人身上用吧!

另外,老年人已经总结了人生很多的智慧,再读三国吸收更多的智慧,有必要吗?正所谓“老读《三国》是为賊”,这个“贼”不是偷东西的“賊”,而是老奸巨猾的“贼”,是会变得过于精明。过于精明就会变得缺少了真诚,缺了真诚反倒会减少别人的尊重。

2、《三国演义》是部王图霸业的书,书中主要描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位枭雄及后代争霸天下的故事,看完让人感觉有种“胸怀天下”,看完让人感觉到指挥千万大军在战场上的豪迈,看完会让人感觉到仿佛拥有了组建团队、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老年人英雄迟暮,有些人实现了一生的抱负,但大多数人的一生只是庸庸碌碌。

看完三国,老人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会感觉到自己的壮志未酬,会感觉到一生太过遗憾,彼时彼刻,很多人会难掩心中的悲伤,甚至会暗自垂泪,正所谓“老读《三国》空垂泪”。

所以,古人发言“老来不要看三国”。




3、难道,青少年就不能看水浒,老年人就不能看三国了吗?

所有事情一分为二,有好处,也有弊端。这两本书并不是不能看,只是看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沉迷其中,不要看了就学,不要学了就用,需要辩证对待,学会取其精华,学会去其糟粕。

青少年如果能在老师和家长引导下读《水浒传》,效果可能会更好。

老年人读《三国》时,如果能抱着纯娱乐的态度,可能对身心更有利。



那么青少年和老年人看些什么书更好呢?

对于青少年来说,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除了学习课内知识,可以多看一些充满正能量,充满人文主义的书。

比如:《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牛虻》、《悲惨世界》、《青春之歌》、《少年维特之烦恼》、《人生》、《羊皮卷》等。

对于老人来说,应该多看一些对健康有利的,比如《不生病的智慧》、《求医不如求已》、《黄帝内经养生》等;

或者多看心态类的书,比如:《新活法——退休后的8万个小时》、 《老后, 真正为自己而活》等;

或者多看些合适的小说或历史书,比如《明朝那些事》、《穆斯林的葬礼》、《大明王朝1566》、《帝国的正午》、《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做到辩证思考,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插上翅膀,去读书吧!


蓝风破晓

首先不如我们换一个方式理解一下这样来问“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

这样一看是否有种不一样的感觉,我看大家的说法都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我就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现在中学生中考的要点,当初初中的时候,我们老师就是要我们看一下四大名著,其中《水浒传》也是看了几遍才看懂,一遍比一遍的感受深刻。水浒有一大特点,极其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真实。这种真实不是那种现实主义的简单的写实,而是把这个世界扒了一层皮的真实,进行刻骨描写的真实。它写尽了人性中的丑恶,而且是一针见血的那种。



年轻人多看一看这本书,啃透他绝对是有益于今后在社会的发展,提前适应社会规则,还有遇到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法。比如咱们的毛爷爷就是读了十几遍的《水浒传》。能够把握住每个人的人心人性,把握群体的人心人性,直指要害。从底层一步步走向领导层,让人佩服。

我们看《水浒传》大多数都是看的都是央视拍的电视剧,但是电视都已经把每个人设定是一个心性向善,最后被逼的走头无路,只能在梁山落草为寇。其实原著与电视剧相差很大,原著纯粹就是现实社会的光怪陆离的深刻揭露。


这里没有太多的人情,只有利益。人不一定都是善良的,社会套路深的很。

老人为什么不读三国,大部分人的见解都是人老了容易感慨人生,留下遗憾。人老了就该安心的养老,不要想那些复杂的心计。

我觉得老了就该看一看这本书,刘皇叔四十多岁跟关羽张飞结拜,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而黄忠也是老年才得志的,诸葛亮到老了都在为蜀国征战天下。等人老了的时候,自己才有时间,才有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人智力最好,经历最多的时候,自己就越不能白白的享受生活,更应该为自己而活,而老年也更容易成功。


少年不能学习其中英雄好汉的行为做事,而是要了解其中的规则。

在少年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定型的时候,要读水浒还要精读。很多少年对社会现状和社会的黑暗面很少了解,经常上当受骗,加上我们的传统文化都讲究让我们谦虚礼让恭敬,从而很多少年为人软弱少了些少年应有的血性之气。所以,我很建议那些单纯的少年,学生一定要读《水浒传》,认识这个世界的残酷,懂得这个世界的规则,从而成为真正的男人,不臣服于任何人。

老人不一定要回家养老,这正是可以自由发挥的时候,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再造辉煌。


爱答题的宅男

答 | 獬执事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几乎已经成了老生常谈。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谋略太多,年老时已经非年少时满腔抱负,看了书中的兵戈铁马英雄豪杰只是徒增烦恼;而《水浒传》太过于反叛、世俗、混乱,少年看了容易“学坏”,所以才有了“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一说。

其实这句话之所以经典,反而是因为《水浒传》比《三国演义》更艰深、更难懂。都说《三国演义》中谋略多,这话不假,但《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很多都是在“物理环境”下的,因为作者在描写双方甚至多方斗争时已经自然过滤掉了所有其它的因素——比如官渡之战,花大量笔墨写乌巢之粮,到了赤壁之战,他便不提兵粮后勤只提铁索连环、孔明借东风;须知所有的战役都要考虑粮道和天气,同样也要考虑武器、士气、疾病、后勤……但作者将这些都忽略了,只将某一场战役中最重要的部分描述出来,这样的描述虽然精彩,但难免让人觉得过于理想化,也很难将其真正转化为实战经验。

但《水浒传》不同。《水浒传》过于细节化、真实化,作者如果要写一个人如何杀人,他会将好汉如何“找茬”都写出来,比如鲁达打郑屠还要让人家切肥肉瘦肉软骨头;如果要写如何勾搭女人,他会将所有套路一一列举,王婆教西门庆勾引潘金莲那一幕简直堪称教科书。

所以说,《三国演义》中的谋略虽然不假,但没有可行性,光盯着《三国演义》看也学不到什么兵法;而《水浒传》则有生气得多,看一遍便能效仿书中的痞气匪气,看两遍简直能找个山头立个大旗开始当“强人”。从这点看,《水浒传》对人行为的影响力明显要大于《三国演义》,这也是“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很重要的理由之一。


亚欧研究寮

我认为少年学生时代自己有兴趣能熟读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对青少年学生理解历史,自己写作有帮助。

至于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可能是水浒传里108好汉过于血腥,好勇斗狠,有几个杀人眨眼的“魔王”被都迫上梁山,少年血气方刚,定力不足,容易模仿冲动学坏对国家造反不良影响。

三国演义里很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上了年纪的人读《三国》常常会唤起曾几何时纵横四海,气吞八荒的豪情壮志,产生老骥伏枥,英雄迟暮的感概,无奈一把辛酸老泪。

我对以上四大名著都没读过。以上都是网上内容解说


等待162471053


中国人常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因为《水浒》描写的是阶级对立,一些农民起义来自梁山的土匪,一群好汉们天天打打杀杀。所以有些人不主张年轻人看,怕他们一时血气方刚,意气用事;而《三国》里有很多阴谋,不建议成年人看,以免学到阴险狡诈,整日算计他人。这些是字面上的意思,也是大众普遍的理解意义,其实,“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是形容这两部“四大名著”的精髓,所以《三国》和《水浒》所达到的程度,可以影响到读者,甚至让年轻人看完后,不再江湖义气,让老年人看了冷暖自知。



我认为青少年不适合读三国演义,尤其青少年三国演义更不适合小学生去详读。对成年人来说,江湖险恶,冷暖自知。某种程度上,对未成年人来说,所谓名著的价值观是成年人强加给他们的价值观!


名著本身的存在价值并无过错,但艺术作品的教育意义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而不是让青少年过早模拟专营各个帮派、政治、军事集团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矛盾冲突、斗争方式。我们成年人在推荐学生读物时,不能把现代人推崇的所有经典推荐给学生读。



我个人觉得三国演义中,除了孔明、徐庶、庞统、鲁肃等谋士;关羽、张飞、赵云、典韦等大将,其他人的性格一概反复无常。今天与某人豪饮食肉,称兄道弟,明日就刀戈相见,互相辱骂。仿佛终生活在阴影世界,日夜不能睡一个安稳觉。

至于,曹操与袁绍那边的情况,如有能人谋士忠言相劝,轻则赶走,重者杀头。好多驻城的威武将领,只要打不过来战者就投奔新主,或乱杀无辜平民泄愤。有些人的贪欲得不到满足就会背主投敌。

当然,三国中的人物描写也有一些值得推荐,比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徐庶被骗曹营终生不献一谋,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等。


莫小邪

不知何时流传这种说法,四大名著为历史留下的经典,哪部里其中都有许多智慧与经验,历史与社会,世态与人情,正义与是非,邪恶与美丑,真与假,善与恶,战争与和平。有各种各样的人生。

学业有先后,术业有先知。一个人从小到老都是在经历,生活,认识,学习。从人情世态的生活,从文化知识当中,活到老,学到老。孔子说早闻道,夕死已矣。生命的认知与见识不分年龄,不分领域。前人留下的四大名著是智慧的结晶。多经历,多看书才有明辨与判断,认识人生,社会与世界。从中增长智慧,开启打开认识世界之门。品味与思考,与自身认知共鸣或相撞,产生自我精神重塑的精神源泉。见的多了,自然知道取舍。

有的人怕书污染少年之心,为少年性格形成带来不利影响。有的怕老人播动心机,年岁大应该淡然,不利养生。那少年看权谋之术好吗?利于少年正确的人生养成吗?人变化不在于看什么书?在于怎么看,有了知善恶美丑真假之心,何以不能做选择与判断?世间书无数,名著上读书犹疑可与不可,其它书呢?世界还不是温婉可人,呆在保温箱中,人生有许多面对,人生的其它之事来临怎么处理。不是不看,是多看。看的书多了,自有认识与判断,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