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發展,必須處理好的7個“關係”

在這個浪潮洶湧的時代裡,每位職場中人,都可謂生活百味雜陳,工作紛繁複雜。面對諸多的選擇與判斷,要在複雜中把握方向,在喧囂中保持冷靜,在潮流中站上潮頭,需要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1學習與實踐的關係

職場發展,必須處理好的7個“關係”

當前,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更種新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斷更新。在這種情況下,唯有持續學習、深入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時代和社會所淘汰。於是乎,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越來越多,各種培訓班、學習班、提高班、研習班、專修班也越來越多,我們彷彿永遠都是所在領域的學徒工、門外漢。

學習當然是必須的,學歷當然也是越高越好。但我們不要忘了,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所在。如果,我們學了一輩子,腦袋裡塞滿了各種知識、各種理論、各種思想、各種理念,但很少或者從來沒有付諸過實踐,那這樣的學習不學也罷。

在現實中,我們也見多了實踐經驗一點沒有的博士生、博士後,談起理論頭頭是道,著書立說洋洋灑灑,做起事來卻是磕磕巴巴。

我們既要信仰知識改變世界,不斷地學習、充電,但也要明白世界上的事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列主義都沒有。

因此,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在幹中學,在學中幹,這才是最好人生狀態。只有不斷學習,用新的知識不斷武裝頭腦,才能使自己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也只有把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把身子撲到具體的工作中去,在實踐中領悟、在工作中昇華,才不至於成為一個“兩腳書櫥”、“百無一用的書生”。

2知道與做到的關係

職場發展,必須處理好的7個“關係”

做為職場中人一定要“知道”,包括知道理論、理念、規則、程序、方法、道德、修養等,這些都是“做到”的條件,但具備了這些條件,不等於就能做好工作,做好一個大寫的人。

在現實中,我們也見多了“知道”很多,卻並不能“做到”的人。比如,那些洞悉規則卻偏偏最喜歡違反規則的人,那些口言善而身行惡的人,那些佔據道德制高點卻最沒有道德的人,等等。

對於那些該做的事情,“知道”是一種能力,“做到”是一種態度。沒有正確而積極的態度,就算有能力,“知道”也“做不到”。但如果沒有能力,即使態度再好,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對於那些不該做的事情,“知道”是一種覺悟,“做到”是一種品德,只有在良好的修養、高尚的品德約束下,才能真正做到為人處事通透,品行清正高潔。

3對錯與利弊的關係

職場發展,必須處理好的7個“關係”

這是一個令人眼花撩亂的時代,也是一個對與錯糾纏不清、難以把控的時代。時空的轉換經常會使是非對錯的觀念和標準發生變化。

這就需要我們迅速適應環境,把握時代特點和客觀事物發展規律,正確地做出判斷和抉擇。

這也告訴我們,在工作中並不是“對的事就做,錯的事就不做”。很多時候,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下,很可能對的事不能做,錯的事卻不能不做。

如果我們只是堅持“對的事就做,不對的事不做”,那麼就會經常無所適從,甚至會做錯誤的事。有時還會出現自己認為做的事是對的,但實際上卻後果嚴重、影響極差。

對錯不好把握,而利弊則是可以計算的。所以,作為職場中人,在進行行為選擇、方向決策時,不僅要明是非,更要講利弊。

當然,這個利弊大小的計算並不是指個人唯利是圖,而是針對單位、針對公共利益而言的。也就是說,在職場中,要有大格局,站在全局想問題,立足局部做事情。使自己所做的事情,對單位,乃至社會有利。

4大事與小事的關係

職場發展,必須處理好的7個“關係”

對每一個有事業心、上進心的人來說,都希望能多做點大事,有影響的事,有成就感的事。這當然沒錯,也是應該的。

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做大事要從小事做起,只有甘於做小事,把小事做好了,才有做大事的基礎。

同時,大事和小事也是相對的、相互轉化的,都是相對於實現目標的關聯度而言的。只有那些與實現目標關聯度大的事,才是大事,反之就是小事。只有明白了、把握了這一條,才能在工作中正確做到舉重若輕,或舉輕若重。如果看不到一項任務的真正目標,分不清大事、小事,把大事當小事,就可能耽誤大事或錯過時機,如果把小事當大事,就會本未倒置,導致抓了芝麻漏了西瓜,甚至費力不討好。

5做事與晉升的關係

職場發展,必須處理好的7個“關係”

作為職場中人,誰都希望有更高的平臺、更大的空間,體現自己的價值,發揮自己的能力。而這個平臺和空間,則是靠做事來取得的。

把事做成與把平臺做大密切相關,二者有著一致性。但這種一致性也是相對的。

把事做成是有標準的,是可以量化的。把平臺做大中的“大”的標準則是相對的。把平臺做大即晉升的過程中有多種因素在起作用,幹成事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並不是全部。

一個單位如果制度環境不好,潛規則在起主要作用的時候,把事做成與能否獲得晉升是沒有一定規律可循的。一個單位如果制度環境好,以發展論英雄,憑實績用人才,讓想幹事的有機會,會幹事的有舞臺、幹成事的有地位,有利於形成一種崇尚“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良好風氣。在這樣的單位,把事做成與獲得晉升二者一致的可能性變大。

但即使單位的制度環境很好,把事做成與獲得晉升也不能完全劃等號。有時個人的機遇、運氣也會起到重要作用。

個人的運氣主要包括:能力優勢能被單位廣泛認同,個性特點能得到同事的普遍欣賞;實力與機會能夠相匹配,即在其實力上升的高點上機會來臨,因而能夠抓住機會,而不是在能力提高受挫時或跌入低谷時遇到機會,眼睜睜讓機會擦肩而過。

但無論制度環境好與差,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只有把事做好、做成才能獲得機遇,把握機會。

6本色與角色的關係

職場發展,必須處理好的7個“關係”

每個人都有其獨有的性格、氣質、涵養,以及說話、辦事的方式等,這是人的本色。而在職場中的工作崗位、工作職務,則是應該扮演的角色。比如,普通員工、部門領導、單位主要領導,角色就不一樣,銷售人員、售後人員、行政人員、財務人員,角色也不相同。

作為職場中人,經常會遇到自身本色與角色要求之間的衝突。如果,只知道體現自身本色,而不能根據工作需要適應角色要求,就會導致對本職工作的不勝任或周圍人對其評價不高等現象。

一個人自身本色天然地與工作角色要求相一致,是很少的。況且,角色是在動態調整、不斷變化中的,不可能一成不變。這就要求在職場中要自覺控制或彌補自身本色方面不適應工作角色要求的部分,尤其要時時打磨本色中與工作不適宜的部分,使自己真正符合所出演角色的要求。

當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氣質、個性等是很難改變的,但要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依靠個人的毅力、修養、修為等來張揚或控制自己某個方面的特點,使之與角色要求一致。

7本能與追求的關係

職場發展,必須處理好的7個“關係”

作為社會中人,每個人都具有一些本能,包括生理、安全、交往、尊重等方面的需求,對金錢、權力和名譽的嚮往,以及舒服、輕鬆、安逸的生活等。

職場中人的行為固然受本能支配,依據本能做事或許沒有錯,但內心有所追求,則是一個更高的境界。一事當前,考慮個人若累、得失,這是本能,立足長遠、放眼全局則是一種追求。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是人性本能與內心追求完美統一的。而要達到這種統一,需要在職場中不斷加強磨礫和修煉,包括目標堅定、眼界高遠、全局思維、嚴格自律、潔身自好、抵禦誘惑等各個方面,同時也包括多吃兩樣東西——吃苦、吃虧,真正把目光和追求定在長遠,把時間和心思用在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