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外國客戶商談時應遵守的六大要點

你可能是公司的業務精英,需要經常出國與客戶商談業務。這時你代表的不僅是本人和公司,而且還是國家的形象,因此要特別注重言談舉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習俗和禮儀,如果你不事先做好功課,可能會陷入窘境中,甚至失去一項大合同。

1.適應外國風俗:在外國時不要抱了一種“我行我素”的態度。要適當融入當地的文化,配合客戶的文化和商業慣例。這樣做才能避免困窘和失敗,將差異轉化為機遇,共創佳績。

2.觀察、傾聽並學習:不要將先入為主的觀念帶入新的業務關係中。以開放的思想對待對方,懂得觀察和傾聽,並從中學習。例如,美國人總是不適應沉默的場合,但在一些國家,沉默被作為一種協商的工具或重組想法的途徑。身體語言和麵部表情等非口頭語言通常比語言更有力。要仔細觀察外國客戶,瞭解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

3.首先建立私人感情:在美國人們通常將業務往來放在首位,與客戶見面後握個手,隨後就直接了當地介入正題。但在其它國家,尤其是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地區,人們會以私人感情為基礎來簽訂協議。因此可以先於對方進行私人交流。例如,在日本,你可以先與客戶喝幾次茶﹔在南美,讓客戶帶你進行城市觀光,再一起用餐,隨後才開始談生意。與外國客戶建立私人感情需要時間,同時也是以信任和尊重為基礎的。

4.謹言慎行:當業務雙方說不同的語言時會出現溝通困難和誤解。翻譯是洽談業務中的關鍵。如果你與客戶交談時攜帶了翻譯,應該直接面向客戶交談,而不要看翻譯,這樣做令對方覺得你很無禮。一些玩笑和俚語難以通過翻譯正確表達,因此最好在交談時避免玩笑以及政治或宗教方面的爭論性話題,除非對方主動提出該話題後你再接話。

5.事先做好功課:在啟程前往國外時要先做一些研究,瞭解當地的習俗和商業慣例。即使是握手、點頭或視線接觸等簡單的動作也會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差異。在互聯網上有很多有用的信息可供參考,例如CultureGrams網站提供了200多個國家的最新報告﹔Kiss, Bow or Shake Hands則是國際商務禮儀、認知風格以及出口和旅遊信息的網絡學習工具。

6.求同存異:不要將外國的生活水平與自己的相比較,這樣會迅速形成與對方的障礙。不要以為對方聽不懂你的語言就隨意進行比較並發表負面評論,你周圍的人很可能通曉外國語言。

在與外國客戶洽談時還有很多值得重視的禮儀,以上6點可幫助你在商談業務時以得體自信的風貌面對客戶,從而順利地簽訂合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