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的力量 ——小吃背後有文化

味道的力量 ——小吃背後有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香》給我的感覺是,飲食背後的食材、製作、文化三位一體,小吃看似普遍不起眼,但是小吃背後蘊含著製作者的堅持、傳承、味道的歷史。

主食或小吃往往伴隨人們一輩子,兒時初嘗的味道,伴隨人們一生,在某時某刻某地,一旦聞到此種味道,將喚起童年的記憶和人生的過往。吃什麼是什麼,吃什麼象什麼,甚至一個人常吃什麼,往往面相都有改變。食物伴隨著人類的繁衍生息,又蘊含著簡約率真善意,食物太神奇了,食物太美了,食物富含著生命和靈性。

傳統壓榨菜籽油的技法只是在江南偏遠的山鄉,或是淪為現場表演。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被稱為掛麵村,戶戶做空心掛麵,獨門絕技,傳統工藝,費時費力,稱之為端上餐桌的“非遺”,面臨後繼無人、無人承受其苦的尷尬境地。

著名的旅遊勝地,面臨沒有特色早餐或小吃的境地,是匠人失傳,抑或是當地政府沒有高度重視,發掘傳承,諸多因素都有。

留住食材的原汁原味,保留一份美好的記憶和童心,同時順應時代變遷,解決好小廚房和社會化大廚房的關係,解決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三季的熱播,吳堡縣張家山鎮高家塄村張世新老人做空心掛麵的精湛技藝,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帶火了張家山手工掛麵。張世新老人還被大家親熱地稱呼為“掛麵爺爺”。他生前說自己的手藝好,是因為貪得了黑,吃得起苦。做掛麵是個辛苦的活計,從醒面開始就不能睡完整覺。爺爺用濃重的陝北口音擲地有聲:老祖宗的手藝,就是這樣一代傳一代,傳下去的。

看看各處各道的洋快餐,我們不禁汗顏,偌大的中國,美食、小吃從老祖宗時候都興盛,到了現代或是銷聲匿跡,或是粗製濫造,抑或是獨門冷處,值得有識之士反思。有專家建言,發展本土食品,知根知底,吃著放心,儘量杜絕外來食品,拒肯德基、麥當勞家門之外,發展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這樣質量可控。

還有一條,“北大倉”如何讓全國人民心不慌。確保主食的安全不一定象專家所言,主食生產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原先的南糧北調,演變成北糧南運,主食地域性文化性蕩然無存。抵制外來美食未免過於小氣狹隘,但是弘揚本土美食和傳承食文化,是責任和擔當。

舌尖上的中國,不是單純講吃,訴說美食,從大自然的饋贈或回饋到辛勤的勞動耕耘,從原始或者講原生態的食材到果腹,一直到刺激我們的舌尖味蕾和胃口,大快朵頤,從吃飽到吃好、吃精,吃出文化,食文化源遠流長,勞動創造了一切,取之於大自然的神功恩賜,用之於人類的繁衍生息,昭示了中華民族的演變興衰史,組成了人類社會,成就了中華文明和進步,舌尖上的中國來之不易,也安之若素。

從五穀雜糧到各地的特色美食或小吃,琳琅滿目,如數家珍,色香味俱佳,帶動了旅遊業和餐飲業的快速發展,也形成了地域文化和主食文化,每到一地,人人都慕名小吃、名吃,各地也借勢造勢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空有千百年的食材,在繼承發揚方面捉襟見肘,人們多數時間都感嘆少有各具地方特色小吃名吃呢?

的確如此,由於在餐飲業發展或旅遊業發展方面,急功近利突出,再加之食材的不安全性加大,在食物或主食保護、發現發掘、規劃設計方面大打折扣,舌尖上中國有大批特色美食或傳統做法,正在慢慢消失,只是徒有虛名。主食加工體制機制矛盾重重,政出多門,行業沒有引領,監管不能跟進,沒有啟動資金,市場不規範,沒有優惠政策扶持,往往出了食品安全問題,才反過頭來抓。

在當今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背景下,有的人追逐的是眼前利益或功利思想作祟,某些官員追逐的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竭澤而漁,斷子絕孫式掠奪,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的破壞行徑大有人在,吃野味也奉為美食,挖地三尺也要吃蟬蛹,瘋狂吃相後面是不可持續、不協調、不和諧的、不科學的發展方式,和暴殄天物的不齒。

儘管食為人們所關注,但是大眾的主食又最不為各級重視和發展,以至於城市早餐良莠不齊,沒有規劃、沒有網點,市長不抓市場,質量衛生不敢恭維,原因是主食、早餐是微利行業,不想抓、不願抓,抓不好,甚至看不出政績,本應是市長工程的早餐、主食工程,承辦部門不明確,公共財政不拿錢,稅收工商衛生的相關優惠政策不出臺,比起特色大餐居民的一日三餐主食備受冷落。

另外從舌尖上的中國想到舌尖上的安全,食以質為先,在社會轉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不安全食物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食材的汙染、無機肥濫施,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不衛生、不合格食物還時有出現。

美食是文化,味道是人生,饕餮盛宴能給人帶來快感,中國人的一日三餐似涓涓細流溫潤每個人的心田,當然也是文化,現代化的步調賦予主食和家文化更多的內容和外延,萬變不離其宗,家涵蓋親情、美食、文化、道德、倫理,食材的本源道法自然,親近人文,更能體現遊子的鄉愁,更能體現文化的脈絡,一個人吃飯不是吃飯,和家人吃飯方是吃飯,弘揚文化,做好主食,是我們的擔當和責任,更是團結和諧的氛圍使然,家國情懷由此產生,這也是全面理解、解讀國家提出大糧食、大食物,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保糧食食物數量、質量安全的真諦。

探討美食、小吃等飲食背後的哲理,得出的結論是感恩自然的饋贈,保持食材的本真,保守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技法,秉持食物裡的人生哲理,不忘初心,順其自然的烹調,道法自然,不折騰,不攫取,不奢華、不鋪張,隨其自然,順應萬物,回饋自然,最美的味道是平常味,最好的美食在百姓中。

(孫曉明)

作者系中國糧食經濟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理事

通聯地址:山東省泰安市糧食局直屬分局(泰安市東嶽大街221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