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背山》愛情,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

主持人柴靜在《看見》中寫道:“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受同性戀者?因為我們的文化裡,把生育當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愛情,應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一個器官的反應 。”

上面這段對話出自柴靜對張北川教授的採訪,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同性戀,張北川教授如是回答道。

李安導演的《斷背山》於2005年上映,講述了1963——1981年美國西部的兩個年輕牛仔傑克和恩尼斯的不論之戀。電影上映的時間距離美國同性戀婚姻合法相差了十年,儘管頂著金獅獎的名號,電影因為同性題材而飽受爭議,甚至一些保守派人士聯名抵制這部影片,這種激烈行為對電影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排片率慘淡,票房僅僅只有3000萬美元。

《斷背山》愛情,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

《斷背山》受到的爭議不小,在輿論紛紛中,電影在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中一口氣獲得了八項提名,並且攬得了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及最佳電影配樂獎,直到如今,《斷背山》也依舊熠熠生輝。李安認為他拍的這部電影並不是為同性戀發聲,他只是拍攝了一個他喜歡的故事,愛情無關性別。

即使開放如美國,電影在2005上映時還是受到了非議,可想而知,在電影裡的時代,社會對同性戀有多不認同了,而整個社會的不認同就是傑克與恩尼斯悲劇的根源,那麼同性戀是反社會的產物嗎,為什麼難以接受同性戀?

《斷背山》愛情,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

同性戀的含義是隻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具有這種性取向的個體被稱之為同性戀者。據統計同性戀者佔全球人口的比重約為4%,而中國大約有5000萬人為同性戀。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於1973年把同性戀從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中去除。同性戀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通常由同性戀基因決定,個人無法控制,所以不必為性取向不同產生煩惱,同性戀不是病,他們只愛恰好愛上了同一個性別的人。

《斷背山》愛情,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

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同性戀婚姻已經合法化:

1989年10月1日,丹麥成為第一個認可同性,允許同性登記的國家。

2001年1月1日,荷蘭是第一個頒佈法律認可同性婚姻的國家,並且規定同性婚姻享有和異性婚姻家同樣的待遇。

2002年,挪威、瑞典、冰島、德國、法國和瑞士等國家陸續頒佈法律,認可同性結合的合法性。瑞典還允許同性家庭收養孩子,允許收養孩子這是頭一次。

在此期間,美國的其中一些州也承認了同性婚姻,到2015年,美國正式頒佈法律認可同性結合。

《斷背山》愛情,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

然而,就算有正規法律為同性婚姻保駕護航,還是有不同的聲音,他們堅決抵制同性戀,發展成一種極端的反同組織,就像電影的傑克一樣,被不能接受的人逼死,世俗永遠不能接納他們。我很不喜歡“在中國”的言論,在國外發生一件事,馬上會有人說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中國會怎樣,國情不同怎麼比較,而且發生在中國未必就是壞的結局,我們不能用小概率事件來概括整體,但是不得不承認,在同性戀問題上,中國的歧視比某些發達國家嚴重。

正如片頭所說:“因為我們的文化裡,把生育當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因為不瞭解同性戀,就把它全部否定,因為同性戀不是主流,它就一定是錯的。

《斷背山》愛情,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

中國的傳統觀念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觀念就註定了同性戀難以被接受。婚姻是人生大事,必須要有婚姻人生才能圓滿,如果不結婚就會遭受非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受到非議的同性戀者就會隨便找一個人結婚,開啟“形婚”生涯。在電影中,傑克與恩尼斯明白他們的感情永遠見不得光,於是兩人隨便找了一個人結婚。分別四年後,傑克與恩尼斯舊情復燃,又重新在一起。這樣的形婚是對自己及他人的極度不負責,一個人的私心造成了兩個家庭的悲劇。現實中,形婚的例子不少,而他們給出的理由是:被逼的沒辦法,你被逼得沒辦法,怎麼不想想別人,別人憑什麼要為你的一句沒辦法買單,你認為自己可憐,被你欺騙的人就不可憐嗎?他沒有義務來承擔你的錯誤。社會對同性戀是有諸多偏見,但不足以構成形婚的理由,任何形式的騙婚都是可恥的。我可憐你的遭遇,但絕不認同你的行為。

《斷背山》愛情,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

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羊群效應,我們習慣稱呼它為從眾心理。中國人的從眾心理很突出,大多人在做的事一定要做,少數人在做的事不要去碰,否則就會被列為異類。買房買車熱已經成為潮流,如果不跟隨大眾步伐彷彿無形間比別人矮了一截。或許用從眾心理來比喻同性戀不被認同有些不合理,但現實是小眾的同性戀比起大眾的異性戀在一定程度上算從眾,因為大多數人是異性戀,所以小眾的同性戀是不合理的。因為大多數人排斥同性戀,所以小眾的同性戀不該被接受。我們總是習慣跟著大眾走,依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那麼少數一定是錯的嗎?小眾就代表異類嗎?我們總是習慣按別人的想法而活,不管對錯,跟著大眾走就是對的,從沒想過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哪怕想要的樣子是正確的。我們害怕不同,害怕別人不一樣的眼光,習慣於隱藏自己。所以很多同性戀意識到自己性取向時,第一反應是躲避,在內心深處他認為這是錯誤的,實際上他什麼錯都沒有。

《斷背山》愛情,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

不光是同性戀的問題,許多小眾的愛好和想法都會被列為異類。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然而世界上大多人願意走老路,少之又少的人原意第一個走或者開闢新路。我想到了高爾基的《丹柯》,在開始時他肯定遭受了很多質疑,他依然堅持著開出一條新路,把族人帶出森林。如果沒有開闢新路的人,我們自己為何不能當第一人,為自己爭取一番天地。

愛情也好,其他感情也好,我始終堅信感情是兩個靈魂的交流。有時相處已久的朋友比不上頭一回見到的好友,有的朋友在一起相處的再久也沒有惺惺相惜的感覺,反而是新朋友更能懂得自己。愛情,是一個靈魂對一個靈魂的態度,無關於性別,無關乎外在,迴歸最本質的愛戀就是靈魂的交流。還有,遇到了要珍惜,不要等到失去後才後悔莫及,人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記得活在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