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因自己的一篇作文而喪命,為什麼?

小程,16歲,花季的年齡,本擁有朝氣蓬勃的青春,沒想到被一篇作文引來了悲劇。某個週五,小程所在的學校舉辦了一場遠足郊遊活動。這次遠足活動全程大概有30公里的步行路程,返回學校後,老師叫同學們對這次遠足活動寫活動感受。小程開篇寫了這次演出活動所經歷過的路線,從哪裡出發目的地又到哪裡,來回經歷了60裡的路程,整個活動經歷了十個半小時,從上午7點到了下午5點半,之後活動結束。對於這次活動的感想,小程還寫道,在路上幾乎沒有做休息和停留,就是一直走,主要感想就是“累累累……”,最後小程在結尾還對此次活動校方收十塊錢流露出了一些意見。


花季少女因自己的一篇作文而丧命,为什么?​小程的這篇作文引起了老師的不滿,老師嚴厲批評了她,並說她的思想有問題,要求她重寫,還要讓她的父母到學樣來談話,還說如果不重寫就把她交到教務處,情況就不是這麼簡單了!可能按小程的理解,她寫的這篇遠足活動的感受,其中的150個累字及意見也是她的真實想法,卻受到了老師的嚴厲指責,心理上難以承受,回家後就服藥自殺了。

花季少女因自己的一篇作文而丧命,为什么?​小程的母親認為:小程的自殺與班主任的言語過激脫不了關係,孩子只是說出了她內心的想法,學校的教育方式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花季少女因自己的一篇作文而丧命,为什么?​而小程所在學校的校長認為:整個活動的安排學校沒有任何不對,對於小程的自殺學校完全沒有責任,如果她的家長認為有責任的話,將會走上司法程序。
花季少女因自己的一篇作文而丧命,为什么?​本不該發生的悲劇,一個花季少女就這樣帶著怨恨和委屈調謝了。孩子寫的作文“累、累、累”毫無疑問就是自已對這次活動的切身感受,30公里的遠足遊能堅持下來對當下的孩子已屬不易,說聲累也很正常,說不累哪才叫不正常。

花季少女因自己的一篇作文而丧命,为什么?​對班主任說幾句話。作為班主任要允許孩子說實話、講真話,難道只有爾虞奉承的虛套話才中聽嗎?只有孩子大力宣揚本次活動多精彩、多有意義、多麼喜歡之類的話才是好學生嗎?即使孩子在作文中有那麼一絲的怨氣,也實屬正常,如今的孩子,多數是“小王子型”和“小公主型”,在家幾乎不做家務,在學校幾乎不參與勞動,出門不是騎車就是坐車,熬夜睡懶覺很平常,嚴重缺乏體育鍛煉,堅持下來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卻反而對孩子批評和指責,這位班主任的做法難以認同。孩子對活動不理我,班主任可以做孩子們的工作,解釋活動的重要性、有益性,同時要容得下孩子不同的想法。如果對孩子正確引導,合理說服,不但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而且能讓孩子認識到鍛鍊的重要性,豈不恰好達到了這次活動的目的。學會從孩子的角度去看看、去想想,切記武斷行事,傷了孩子的心。

花季少女因自己的一篇作文而丧命,为什么?​對校長說幾句話。這次活動的初衷絕對是好的,對學生有較好的教育意義,喚醒孩子們吃苦耐勞的意識,鍛鍊其意志和毅力。但出了事,是學生的責任要勇於擔責,絕不可推卸,不是學校的責任,也不能再在痛失愛女的家長心上撒把鹽,華竟是自己學校的學生出了事,首先要協助家長處理好後緒工作,採取最妥善的方式把問題解決好,而不是推脫與逃避甚至針鋒相對。維護老師利益的校長我們贊成,但更贊成有原則的校長。大家認為哪?
花季少女因自己的一篇作文而丧命,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