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期遭受的壓力越大,大腦發育得越快

童年時期遭受的壓力越大,大腦發育得越快

童年早期的壓力導致青春期某些大腦區域的快速成熟。相比之下,生活中經歷的壓力會導致青少年大腦的成熟速度變慢。這是Radbou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長期研究的結果。在這項研究中,37名受試者被監測了近20年。研究結果將於6月15日發表在科學報告上。

1998年,這個由129名1歲孩子及其父母組成的小組首次接受了測試。在過去的20年裡,研究人員除其他外,研究了他們與父母、朋友和同學的互動和互動。這些兒童還接受了核磁共振掃描。這些豐富的數據使得實驗精神病理學教授Karin Roelofs,她的博士生Anna Tyborowska和Radboud University的其他同事研究了不同生活階段的壓力是如何影響這些孩子的青少年大腦的。

更具體地說,他們觀察了對大腦成熟的影響。在青春期,我們的大腦經歷了一個自然的修剪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以前在腦細胞之間建立的聯繫得到了完善,從而創造出了更有用、更有效的網絡。

由於早年的生活壓力,更多的修剪。

研究人員調查了兩種類型的壓力源——消極生活事件和來自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在他們的研究對象的兩個人生階段:幼兒期(0-5歲)和青少年期(14-17歲)。他們將這些壓力水平與前額皮質、杏仁體和海馬體的成熟聯繫起來。這些大腦區域在社交和情感場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壓力很敏感。

童年時期的消極經歷,如疾病或離婚,帶來的壓力,似乎與青春期前額葉皮層和杏仁核的快速成熟有關。然而,青春期消極的社會環境帶來的壓力,比如學校裡的低同輩人尊敬,與大腦海馬區和前額皮質的另一部分發育緩慢有關。不幸的是,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不能肯定壓力會導致這些影響。然而,根據動物研究,我們可以假設這些機制確實是有因果關係的。

損失的靈活性

Tyborowska說:“早期兒童壓力加速了青春期的成熟過程,這與進化生物學理論是一致的。”“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如果你成長在一個充滿壓力的環境中,快速成熟是很有用的。”然而,它也阻止大腦靈活地適應當前環境。換句話說,大腦“成熟”得太快了。然而,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晚年的社會壓力似乎會導致青春期發育緩慢。泰博洛夫斯卡:“有趣的是,壓力對大腦的影響更大,也會增加產生反社會人格特徵的風險。”

Tyborowska現在正在進行第11輪測量,受試者現在是20多歲。“既然我們知道壓力會影響大腦區域的成熟,而這些區域在控制情緒方面也起著作用,那麼我們就可以研究這種發展是如何在以後的生活中繼續下去的。”

奈梅亨的縱向研究

Nijmegen縱向研究開始於1998年。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年齡兒童的成長和功能如何受到他們與父母和同齡人的互動影響,以及這與他們的性格和個性之間的關係。一些研究小組可以訪問從受試者收集的數據(目前大約有100個)。其他研究課題包括母子關係、欺凌和風險行為。這項長期研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在如此長的時間內進行如此多的測量的研究之一。(Slowly_Fish 20885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