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

「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李玮

「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李玮
「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李玮「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李玮

李玮,男,1955.5生人,七一年高中毕业,七二年由学校分配至鸡西煤机厂学徒,七三年末七五年六月在厂武装部搞过政工,負责民兵工作的宣传报道。75年8月下乡到鸡西煤机厂第二知青农场担任团支书,农场指导员。返城后回煤机厂当一线工人至一五年退体,爰好写作,对知青有深厚感。

「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李玮

夜闯边防站

「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李玮

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一件小事。今年再小的事,到了明年就是往事。以前经历的往事,现在都成为了故事。

我们的往事重提,己经不再新鲜,但仍使人感慨,使人激动,使人欢笑,也使人流泪。因为那是我们心中的歌,是我们心中的青春之歌。

当时农场所在位置属于边境地区,进出边境地区需要市级公安机关发放的边防通行证,当时农场的人员所执证件叫边防地区生产作业证,由鸡西市公安局边防科签发,有效期六个月。沿途公路设有边防哨卡,严格检查过往车辆及行人,就连坐火车也是凭通行证才能购票,沿途军民警惕性极高,没有通行证是寸步难行。

「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李玮

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随送物质的汽车回鸡西办事,同车回鸡西的还有请假回家的知青贺四和另外一个老点来的知青。

当时开车的师付是厂里汽车队的师付叫宋洪喜。我们三人穿着棉大衣,坐在车厢上,临上车出发时,我代了支冲锋枪到车上,汽车在途经太平公社某一村屯时,司机下车办事时,我们三人也随即下车去农户家歇息。那想到司机办事归来,忘了车上有人没回,打着火就开车走了。

我们三人听到车响出门时,车己经开走了。我们身穿的棉大衣,边防证,随身带的东西都在车上,这可怎么办?还好所代枪支下车时背在身上,心想鸣枪示意停车,子弹上膛要鸣枪,但这是边境地区,白天也是禁止鸣枪的,何况是晚上,怕引起连锁反映,只好作罢,眼睁睁的看着汽车远去。

问了一下村民,这里离永安火车站较近,有二三十里的路程吧,只好边走边打听奔永安火车站方向走去。

「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李玮

因天黑路滑,我们又没穿棉衣,感觉很冷,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到了永安车站,刚好有列客车半小时后到达。但没有边防证是买不到车票的。

列车准点到达了,我们三人强行登上火车,与列车员说明情况,这时乘警也过来了,看我们代着冲锋枪,大冬天还没穿棉衣,听了情况后,先问枪里是否有子弹,我把装满子弹的弹匣卸下给乘警看,乘警说车上注意安全。又问怎样能证明你们身份,我告诉乘警厂保卫科,武装部领导姓名和电话号码,乘警也没为难我们,没让我们补票,只是说你说的情况,我都信,只是不能核实,只有等车到鸡东将你们交鸡东边防站处理。

车到鸡东车站,乘警把我们三人交给边防官兵到了鸡东边防站,问明情况后说等白天给你们单位打电话核实后才能放行,我告知单位随时有人值班,现在就能联系上。

边防站当即打通武装部电话询问,值班人证实了情况。民警听后给我们当时开具了一张边境管理区一次性通行证。并让我们在边防站休息,天亮还供了一顿稀饭和馍头,带着这一次性通行证才返回鸡西。

由此我和贺四,带枪深夜无票乘车,夜闯边防站,不但没受批评,没受处罚,反而享受了一次无票乘车待遇,在边防站还睡了一小觉,吃了一顿免费早饭。

「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李玮

【往期精选】

【感谢阅读】

「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李玮

顾 问:宋 虹、莲心儿

主 编:临湖听涛(365542666)

2、来稿请用文本格式或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片。

5、稿酬核算期限为8日(自发布之日起8日内),作品赞赏金额70%归作者所有。

「散文」我们的故事(九)·夜闯边防站/李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