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起“贸易战”、禁中兴、阻华为,意欲何为

美国发起“贸易战”

从2017年至今,美国不断的对中国发起带有单边保护性质的不公平的贸易调查。并且逐渐增加对中国商品的征税范围和税收比率,加强对中国的贸易制约,技术封锁。

1、337调查

2016年美国对中国钢铁企业发起了“337调查”。337调查起诉中国钢铁企业窃取商业秘密、反垄断、虚构原产地。在历时两年后,以中国钢铁企业胜诉而宣告终结。

但是美国并没有就此罢手,在今年3月8日美国宣布对进口的钢铁和铝材进行加税,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进口铝产品征收10%的关税。而且,美国的337调查还在扩大范围。

2、201调查

2017年5月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201调查”(全球保护措施)。

2018年1月,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大洗衣机分别采取为期四年和三年的全球保障措施。

3、301调查

2017年美国对中国发起了“301调查”,针对知识产权领域,怀疑中国迫使美国企业转让高新技术知识产权,并且多次询问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

2018年4月,再次传出美国将对中国实行“301调查”。

4、双反调查

仅2017年,美国就对中国商品发起了近80起“双反调查”。而2018年中美在贸易摩擦当中“双反调查”你来我往更加频繁。

中国是历来全球贸易中受到美国贸易调查最多的国家。由于美国近年的变本加厉,中国也在开始进行有力的反击。中美贸易摩擦越发激烈。

美国两禁中兴

美国发起“贸易战”、禁中兴、阻华为,意欲何为

2016年3月8日,美国商务部以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为由对中兴通信颁布了禁令,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出售电子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并将中兴列入“特别审查名单”。

2017年3月,中兴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约,达成和解。但是中兴需要支付高达11.92亿美元,近70亿元的罚款。

2018年中兴年报显示,中兴在2017年总营收为1088.2亿元,净利润45.68亿元。中兴2017年的净利润还不如中兴交的罚款多。美国对中兴的这一次制裁,严重的影响了中兴的发展。

2018年,4月16日美国以中兴违反了之前与美国商务部的协议为由,再次对中兴颁布了禁令,再次对中兴颁布了为期7年的禁令。

美国禁止运营商与华为合作

美国发起“贸易战”、禁中兴、阻华为,意欲何为

2018年1月,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华为与AT&T就Mate10 Pro智能手机的销售达成伙伴关系,但最后迫于政治压力,美国运营商变卦了。几天后,Verizon也推翻了先前为华为销售手机的计划。

2018年3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宣布了一个计划,他们将基于国家安全因素,阻止美国运营商购买华为的产品或服务。

在这之后原本与华为合作良好的美国最大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也停止从华为采购新款智能手机,终止了与华为的合作关系。

不同于中国的满大街线下店,大多数美国人通常都会通过运营商购买手机,而美国禁止运营商与华为的合作,几乎等于斩断华为进军美国市场的希望。

美国的终极目的

2010年,世界工业强国德国制订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提出工业4.0的发展方向。

2014年,中德达成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

2015年中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未来10年内,中国工业要实现工业4.0智能制造,以增强中国工业制造力。

美国发起“贸易战”、禁中兴、阻华为,意欲何为

《中国制造2025》中国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方面实行重点突破,10年时间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

但是中国要成为工业强国却使得美国产生了危机感。因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中国成为了工业强国,美国在全球贸易中将失去大量的订单,美国也将失去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美国将负债累累,社会将陷入失业恐慌。

因此,美国近年来不断挑起贸易摩擦,对中国设置了贸易壁垒,以此加强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和高新技术封锁,阻碍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

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未来将面临更多的劫难,面对国外对我国的设置的经济封锁,技术封锁,国家必须大力反击,国内企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发展国内市场,而我们一般消费者,也应该对国产品牌,国产商品,尤其是高科技电子产品保持支持的态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