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下王永清廟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模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這就要求我們對廣泛根植於鄉土文化的民間信仰進行挖掘、繼承和創新,讓這些自發的、多元的、功利的情感依託、精神崇拜更好融合傳統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魅力。

去年以來,平橋鎮大力弘揚民間信仰“和合”文化,開展“和合”民間信仰場所創建,充分挖掘民間信仰豐富的傳統歷史文化內涵,提高民間信仰活動場所規範化管理水平,引導民間信仰與社會其他方面和諧共存,團結信眾共同致力於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故事」下王永清廟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被塑造成一位義氣千秋,見義勇為的英雄好漢。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也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中國民間信仰中,關羽被人們說成是具有司祿命、佑科舉、可治病除災、能驅邪避惡、能誅罰叛逆,能巡察冥府,乃至招財進寶、庇護商賈等無邊法力的神靈。因此,在“文聖”、“武聖”並肩而立的中國神體系中,民間百姓對關帝的頂禮膜拜甚至大大超過了孔老夫子。不管是在儒家的文廟裡,或者是在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宮觀裡,經常都能看到那位關老爺的神位。專門祀祭關公的關帝廟、武廟,那更是遍佈在了全國各地。

「故事」下王永清廟

位於平橋鎮下王村南北中心路中段的永清廟,就是這樣一座以供奉關帝為主的民間信仰場所,廟內供奉關帝、關平、周倉三神,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族中人畜無恙”。

「故事」下王永清廟

永清廟始建於乾隆五十八年,建成後護佑一方,香火鼎盛。新中國土地革命時期,大力推行破除封建迷信,永清廟被廢棄。2011年,永清廟成立重修管理組,成員們不辭艱辛,四處勸募,善男信女一呼百應,終於在舊址重新修建永清廟。

「故事」下王永清廟

「故事」下王永清廟

如今的永清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參與“和合”民間信仰場所創建活動,成立專門管理組織對永清廟日常活動進行規範管理。鎮村兩級不定期對場所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對廟內活動給予關注。永清廟已成為下王民間信仰與周邊社會和諧共生的標誌。

「故事」下王永清廟

「故事」下王永清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