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華:如今還有靜心做學問的人麼

周碧華:如今還有靜心做學問的人麼

網絡是科技進步的象徵,它的擴散性、包容性無與倫比。人們的生活自從互聯網誕生以來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普通人能從網絡中獲取各種信息並飽受智慧的薰陶之外,那麼,提供這些飽含智慧信息的極少數人,特別是精神領域的文化名人,他們是否能沉靜應對,精心治學,成為中國文化是否能承繼與發展的關鍵。

古人是非常講究治學境界的。如孔子就最早提出了三境界。

第一境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即能夠感受到辛勤學習之樂。學習本來並不是一件人人都會感到愉快的事。一個人修養達到這種境界,則能感受到學習的愉悅;達不到這種境界,學習就會變成一件相當痛苦的事。《論語》首章首句之所以是這句話,說明這種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義,而是一種民族文化心理結構,數千年來,這第一境界已成為治學者的一種共識。

第二境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即能夠感受到朋友之間切磋批評之樂。孔子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弟子,有那麼大的號召力?不僅僅是因為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熱情,更多的則來自他尊重他人批評,“過而能改”的人格魅力。他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可見他是一個真心接受別人批評並從中受益的人。

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即能夠感受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之樂。“人不知”都“不慍”,就是能忍受寂寞,無論別人如何名揚四海也不為所動。一個大學問家,有時為考據一個詞語,也許會花上十年的功夫,還不一定有最終的結果,但仍堅持下去。決不會一天到晚去揣摩如何出名牟利、升官發財,決不會因為沒有“粉絲”追捧自己就大嘆寂寞難受。

而當代很多所謂文化名人,他們的書房裡已安放不下一張寧靜的書桌,他們在網上像“超女”,像“快男”,被一張商業的網緊緊纏住並自得其樂。筆者歸納他們的治學三“境界”是:

第一:昨夜又見策劃人。共同娛樂,閱盡春色無數。

這類人初看已沒有一點學者氣息,倒像一個個社會活動家,他們與各種媒體的策劃人頻頻相會,划拳娛樂,並放棄中國學者傳統的道德底線,縱情聲色。當策劃人讓他們極盡聲色之娛之後,他們的筆就會乖乖地為其所用。

第二:衣帶漸緊終因肥,為錢累得氣惴惴。

古人治學是很清貧的,因為過度操心操力,所以衣帶漸寬。而現在的一些人不然,當他們已經完成一定的知識積累之後,就要開始享受人生。而享受是離不開錢的支撐的,所以,他們千方百計將他們的知識改頭換面進行包裝,與出版商人一起合謀,愚弄讀者。

第三:眾裡尋他不費力,驀然回首,那人定在網絡深處。

古時文人治學,深居簡出。現在的一些人早已耐不住這份寂寞,三兩天不在網絡上弄出點動靜來,就似乎活不下去。這正中網絡投資商的下懷,有了這批人的點綴,網絡似乎有了文化。殊不知,一顆浮躁的心,在網絡裡昭然若揭。特別是一些人通過網絡獲得成功之後,更多的人趨之若鶩。他們在網上出產的“文化”,甚至還不如一些草根寫手顯示出的思想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